2013-07-16 来源:亚太资讯中文网
童悦仲:大家下午好,我讲一下市场调控和房地产业发展趋势,我的重点放在房地产业发展趋势。上午我的同事顾云昌也讲过,我们俩角度不一样,我现在在中国房地产业研究会和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工作。
08年以来房地产关键词有金融海啸、救市、回暖、投资投机、房价飙升、蜗居、刚需、房奴、道德血液、史上最严厉调控、限购、3600万套等等。大家都很熟悉了。
下面我讲一下统计数字和真实的情况。我们国家统计局定期要发布房地产的一些数字,但是老百姓消费者总感觉他们的直接感受跟统计数字相差甚远,尤其是在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公布的数字都是平均价格,不能反映出房价变动的真实情况。所谓平均价格,比如北京市总面积16000平方公里,相当于半个海南岛还要多一点,海南岛是33000平方公里,台湾省是36000平方公里,北京市接近半个台湾。去年下大雨淹死人了,说为什么那么长时间还找不出来?因为是暑假期间,除了北京的,还有各地来旅游的,北京近郊还是很漂亮的,所以下大雨爆发山洪,淹死人了,16000平米都找出来很不容易。北京市房价这一年16000平方公里卖了多少商品房,卖了多少钱。老百姓关注的是什么呢?关注的是同一个地段、同一个品质住房价格变动情况,才是房价变化的真相。老百姓关注这套房子原先值多少钱,现在值多少钱,这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是反映不出来的。
我做了一个表,北上广深,从2000年-2012年年底,在2000年的时候,这四个城市平均房价大概在五千块钱左右,北京大致是五千,深圳略高一点,到2012年这四个城市房价大致都在一万五到两万块钱,好像这么多年也不算涨得太多。北京的小时工,2000年一小时3块钱,2012年一小时18块钱、20块钱,房价涨得还没有小时工涨得快。但是实际情况就不一样了,这张图蓝颜色的表示2004年的房价,红颜色表示2012年的房价,从2004年-2012年也就涨了一倍,但是北京东四环外、西四环内、二三环之间是不同的,二三环之间这几年涨了差不多十倍,这个表是2012年年底的数字,当时我们部里的旧房子一平米67000块钱,最近已经挂牌有的10万块钱,所以老百姓感觉房价涨得太凶了,不能接受。
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危害,第一,造成严重的民生问题,扩大了贫富差距,影响社会稳定。第二,使得资产泡沫快速堆积,加大金融风险。第三,挤压了其他产业,破坏经济协调和平衡。第四,阻碍城镇化进程。第五,房价过快的城市人才流失竞争力下降。第六,使得开发商丧失了提高品质的动力和热情。
因为拿到地了,像在一线城市肯定赚钱,所以搞好搞不好,无所谓,怎么样都能卖出去,再差也有人排队买,而且卖的价格还很高,所以不是太想把它搞好。
什么原因导致房价上涨这么快呢?表面上原因就是供需,因为在市场前提条件下,价格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当一种商品供大于求的时候,价格要下降,供不应求的时候,价格要上涨。可是房子这个东西不一样,房子跟股票一样,是最容易产生泡沫的,为什么呢?表面上房子需求太旺,因为很多人在炒房子,还有一部分人是在囤房子,一看房价涨得很快,钱比存在银行里要好。还有就是刚性需求,孩子要结婚了,需要房子。大家一炒起房来,这个需求就会无限膨胀,因为大家看到房价要涨,很多人要炒,一炒房价就涨得更快,涨得越快,炒房的人越多。所以为什么北京大街小巷满街都是中介公司,中介公司就是帮着炒房的,过去从来没有这么多中介公司。这种需求是无限膨胀的,建的房子再多,也满足不了这种需求。
另外就出新一个供应不足,因为需求太旺盛了,赶不上它的需求。另外我们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中低价位、中小户型的商品房,也供不应求,这些年虽然政府开始重视了,但前些年有些忽略,建房子需要周期,一般一个小区要三年以上,所以供应不足,就导致房价上涨非常快,这是表面原因。深层次原因,一个是我们货币发行量过大,增长过快。2004年的时候我们国家广义货币发行量M2是1.53万亿人民币,去年年底已经达到了103万亿。另外我们政府是垄断土地资源,依赖土地财政,各地政府都在依赖土地的收入,政府的心理是希望通过卖地来收钱,地卖得越贵,政府越高兴。需要卖得贵、卖得多,实际上这是导致房价上涨很重要的原因。另外是现行的税制,制度设计导致炒房和囤房代价很低,现在房地产的税都是在交易环节来收,在保有环节现在是零税率,房产税在28种税里是其中之一,但是防尘税对于住宅来说是零税率,所以要炒房子、炒住宅就没有什么成本,代价非常低,这样炒房的人就愿意多炒。为什么美国没有人炒房子?因为美国房产税很重,各个州税率不一样,最重的是3.7%,这套房子如果是100万美元,每年房产税就是37000美元。前不久汽车城底特律衰败了,包括中国、包括日本、韩国汽车工业挤压的,美国原来最大的汽车城,原来是200万人口,现在70万人口,大家都纷纷离去了,因为美国人工资太高了,跟中国人竞争不过,就转行了,或者有些人就到其他国家工作、到其他城市另谋职业了,底特律就衰败了,房子就成了皮鞋价,买一双皮鞋500美元,但是500美元可以买一栋花园洋房。中国人说去抄底去吧,但是还不敢抄,因为你还要交税。
我们国家的税制导致炒房、囤房很容易,因为房价高。可以调查一下,北京市一方面是很多人,大学毕业生、硕士、博士、海归,包括农民进城,买房子买不起,家里父母能够资助,也很勉强,有的是靠小两口双方父母,甚至加上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一块出钱买一套小房子。但是如果是贫苦农民家庭来到北京,就算大学毕业读到博士了,买不起房,所以大家怨气很大。另外还有一个情况,北京本地很多家庭有多套房子,北京很多老的居民,尤其是建国以后进城的这些机关干部、军人,家里有好几套房子的多的是,所以造成社会很大的不公平。
再有一个问题是社会公共资源分布不均,尤其是大中小城市,我们现在叫做经济、社会、行政都是二元结构,同样的房子可能在北京很贵很贵,但是如果在另外一个城市,它可能价格就会很便宜,因为他能享受到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商业资源、环境资源等等都是很不均等的。
另外就是改革阻力太大,我刚才说有这么多弊病,大家说是不是可以把税制改一改,因为阻力非常大,因为很多人是既得利益集团,改了会触动他的利益,而往往这些人又有决策权,可以参加讨论,这就很难了。因为很多话媒体不好说,就是地主领导土改,因为咱们共产党的土改等于是抢了。因为在日本和台湾也有土改,过去我们过去土地制度是一样的,就是国民党包括美国也知道,这种土地制度二战以后是不行的,我们解放以后,共产党领导农民把富农的土地给分了,楞抢过来,而且还要批斗他们。在美军占领日本以后,二战以后,麦克阿瑟也领导了一次土改。从工业上来说日本是发达的,但是农业是一样的,怎么办呢?是花钱买,买了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后来蒋介石到台湾以后也是学这个办法搞土改。
不管怎么说,需要改革,但是改革阻力很大,所以这个事嚷嚷了十几年了,现在大家公认还是应该收税,或者叫做财产税,或者叫做房产税,或者叫做物业税,不管是什么税,就是一种财产税的形式。但是只能说是试点,扩大试点。什么时候真正全国统一的制度,还要等很长时间。
这些问题不解决,房价还有可能上涨。所以政府只能调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政府所有的职责浓缩起来就是16个字、四句话,经过调控、市场监控、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全世界市场经济的国家,政府实际上就干这么多事。经济上房价涨得那么快、那么高,老百姓有意见,怎么办呢?就通过经济节,就是要调控,但是这个调控手段有行政手段、有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等等,现在最好还是用经济手段,但是经济手段又很难,一下又不能出台把整个税制都改过来,怎么办呢?事情就很急,所以政府就采用了一些行政手段,实际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手段最好少用。
现在主要的手段就这么四个方面,一个是实行差别化的信贷政策,遏制投资和投机的购房行为,引导合理的住房消费,通过信贷、贷款,这是由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来制定的,看房价涨得高了,第一套房子贷款可以有点优惠,首付可以少一点。第二套房子首付要多,六成,有的地方七成,利率提高,基准利率乘以1.1倍,就是在抑制需求。在房价过高和上涨过快的部分大中城市财政行政手段进行限购,北京是最厉害的,北京16000平方公里里头全部限制了。如果你的家庭是北京户口,在北京有户口的家庭你已经有了两套房子了,对不起,绝对再不卖给你第三套了,你花多少钱也不卖给你。如果你在北京生活、在北京工作,没有北京户口,那么你家里已经有一套房子了,不再卖给你第二套。如果你现在没有房子,你想买,要查你有没有五年以上在北京纳税的证明,你个人所得税连续交了五年了,可以买一套,或者没有纳税证明,你连续在北京交了五年社保也算数,但是这需要你在北京工作生活有一定的时间了。
有人说房价还得要涨,我得想办法买,那就假离婚。现在北京出台政策,单亲家庭,只能买一套房,离婚白离了。你本来家里有两套房,现在一离婚,又可以买两套房,这不行,所以就出台规定单亲家庭只可以买一套房。
今年有新国五条,1,完善稳定房价工作责任制。2,坚决抑制投资投资性购房。3,增加普通商品住房及用地供应。4,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规划建设。5,加强市场监管和预期管理。6,加快建立和完善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我今天讲的最后一个问题,这是重点。就是我国房地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房地产到底会怎么样?我们国家房地产未来仍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理由:1,我国经济增长潜力巨大。现在的发达国家人均GDP一般是在五万美元左右,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主要的发达国家,基本上是这样的数字。但是我们中国刚刚是五千美元多一点,所以还差得远着呢,有差距就有空间。2,工业化、城镇化处于快速发展期,我们还是要快速发展。3,人们改善居住水平的愿望强烈,所以有点钱还是想买房子,或者是解决居住问题,或者是改善提高居住水平。
目前调控方式未来几年将常态化。因为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所以调控不会完结,不行了就再出台更严厉的政策。像有些城市房价涨太快了,就扩大限购的范围,贷款再收紧一些。建立长效机制需要时间,长效机制建立起来之前不能放任不管。
房地产价格变化趋势。在政策执行力度大的一二线城市,房价会得到控制,因为不行就加码,但同时也承受着政策一旦退出,房价将大幅反弹的压力,北上广深就是这样的状况。在三四线城市房价总体水平是平稳的,其中部分城市可以小幅上涨,有一些近年来房地产盲目扩张的城市,房价会下降,个别城市甚至腰斩,不是说这个城市产业不行,鄂尔多斯扬眉吐气,连续几十年鄂尔多斯GDP是每年增长50%,人均GDP曾经号称超过香港,但房子建太多了,现在就不是腰斩了,鄂尔多斯两万块钱的房子卖三千块钱一平米也卖不出去,所以有些人跳楼自杀、上吊了。因为房价涨太快了,贷款贷不过来,就民间融资,就互相打电话,都是好朋友,凭借信任,打一个电话几百万,我需要多长时间,都是高利贷,不用写合同,一个电话或者在网上一点击鼠标马上钱就汇过去了,但是后来房价一下子下来之后,还不起了,有些人要面子,有的人过去还是法院院长,也参加民间集资,最后觉得无脸见人了,就跳楼了。房价为什么要调控,房价涨得快,调控的目的是怕它掉下来,涨得越快,越容易往下掉,过去海南、北海已经有过这种经验教训了,所以有人觉得中国的房价会永远往上涨,要特别当心,这个话极其危险。外国人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充满了投机和恶意炒作,因为他们已经经历过多次了,玩这套他们觉得小儿科,中国人还很新鲜,因为没有经历。当时在海南待过的,像冯仑、潘石屹、张宝全,他们拿地都很谨慎。前几年房价涨太快的时候,张宝全吓住了,就去搞影视了,他说房价涨这么快,像海南一样,我不做了,退出,胆子更小一点。
房地产泡沫真正要破裂时间很长,像日本32年之后才破灭,日本到现在20年了,经济停滞不前。日本人也很苦恼,钓鱼岛问题,整个国家右倾化,跟经济不好有关系,日本专家跟我说,他们在房价最高的时候买了房子,结果一掉下来,掉了2/3多,剩下30%,这套房子一千万日元买的,最后只剩下300万日元。跟香港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也是一样的,基本跌了2/3,结果香港出现17万负资产,2003年的时候他们大游行,他们以为是共产党把香港回归之后造成的,因为恰好是在香港刚刚回归之后。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谁预料到的是索罗斯预料到的,是他干的,发现亚洲金融系统有毛病,但是最后大家把火撒到共产党身上,实际上共产党也够冤枉的。
企业经营的变化趋势,开发理念从重数量、重扩张,转变为重品质、重效益、重品牌。开发企业前几年房价猛涨的时候,萝卜拔了不洗泥,皇帝女儿不愁嫁。但是现在不行了,所以回过头来要做好,重视品牌建设、重视品质。
开发地域从趋于饱和的城市向更有市场前景的城市转移,现在要好好找找,不是哪儿都能开发,有些城市房地产已经饱和了,就不能投资。
开发模式从自主投资转向兼顾联建、代建和品牌输出。过去我们开发企业都是自己自主的投资,现在开始转向多种经营、多种方式。比如浙江省最大的房地产企业绿城,老总叫宋卫平,他做的不错。但是他所有的产品过去都是面向高端客户、有钱人,他的项目全部集中在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面向全是有钱的,前几年还不错,一调控限购,这些人全被限购住了,这些人房子都很多,而且都是高收入家庭,都在一二线城市,全都卖不出去了,所以绿城受到的打击是最惨的。那绿城怎么办呢?网上好多人说绿城快破产了,宋卫平也很着急,但是宋卫平人很好,品质非常好,而且在朋友圈里,大家觉得这个人非常正派,是可交的人,所以很多人伸出援手,香港融创集团就帮他,宋卫平就首先把他原先囤的土地卖出去,土地卖完了卖项目,然后卖股权,这样宋卫平缓过来了,度过难关。他还要发展,因为有三万职工,有两万是搞物业的,除了给自己的项目搞物业管理之外,很多项目都由他来负责,就是把物业公司交给他。绿城说你买我的房子不是买我的房子,不是买一种产品,而是买了一种生活方式,园区生活服务体系他搞得很好。另外一方面,杭州市政府要拆迁,好多老百姓不走,要价很高。后来政府就做工作,答应你什么条件你们就同意搬家?老百姓说你房子建得跟绿城一样我就搬。政府就只好来求绿城了,说老宋你把我们的拆迁房建得跟原来的商品房一样,老宋说好,所以很多房子都是绿城代建,绿城收费还挺高,政府花钱,他们也没有任何投入,净赚,就靠管理的输出,代建模式就出来了,也和别人联建。绿城现在也搞保障性住房了,现在在建的有一千多万平方米,这个形势下只搞高档的不行了,在这个形势下要转向。
经营方式从单纯销售转向自留部分物业用于租赁和经营。过去我们房地产也是很简单,盖了房子就卖,卖完了以后拿钱再买地再卖,很简单。香港的房地产企业都是每建一个项目都留很多物业,现在经过调控我们也学聪明了,大家建了房子卖掉一些留一些,当市场不好的时候,我通过租赁经营也有稳定的收入,自己可以搞点酒店、商场,或者租赁出去,搞多种经营来规避风险。
开发产品变化趋势:产品种类从商品房转向保障房,从单一住宅开发扩展至商业、旅游、工业、老年地产开发。老龄化是一个趋势,到去年年底老年人是1.24亿,这个趋势还在很快的发展,所以大家觉得老年地产很有前途,所以很多开发商,包括老年住区,包括专业的养老机构。
产品品质从相对低劣粗放,转向精细化和绿色、智慧、长寿、适老。过去产品的品质不太讲究,现在很精细化、绿色、低碳、节能,这都是肯定要做到的。另外就是智慧,现在我们部里向全国各省发文件,要建智慧城市,智慧城市的基础就是智慧社区,所以今后的小区建设智能化技术要充分得到应用。另外就是要长寿命,过去我们房子建了没有多少年就拆掉了,远远没有达到设计使用年限,现在房子盖得很高了,过去就是很大的浪费,但是现在盖到30层,有很多小城市盖到33、34层,为什么到33、34层呢?因为到35层必须要有自动喷水灭火装置,烟感、温感这些装置都要上去,因为我们现在最好的消防车,水泵扬程最高也就100米,上面再着火就没办法了。最好的云车是可以达到17层,如果超过100米以上,屋顶上要有直升飞机停机坪,如果着火了以后,人可以跑到楼顶上,直升飞机可以上去直接把人接走。但是这么高的房子怎么拆呢?过去是拆低层建高层,拆住宅建商业,但是盖到那么高怎么拆呢?以前是可以通过市场的力量,因为有利可图,改变土地使用性质,提高土地使用强度,开发商通过改造能赚钱。现在30多层那以后赚不了钱了,所以现在一定要强调长寿。还有就是适老,普通的商品住宅也得适合老年人生活,因为住宅要使用很多很多年,一代一代传下去,人总有老的一天,因此有好多设计我们要考虑适合老年人的需要。另外,小区里的配套设施的建设也要适合老年人的需要。
产品属性从“毛坯房”转向成品房,“毛坯房”将逐步退出房地产市场。这是我们国家长期计划经济福利分房之后、转成市场化以后出现的一种短期的现象,1994年6月份我们部里当时发了一个文件,叫做关于住宅初装修验收的规定,那之前我们毛坯房是不合法的,94年6月份以后才合法,到现在不到20年。但是现在大家都感觉到了,包括很多消费者不再愿意买毛坯房了,毛坯房问题太多太多,带来互相的干扰、材料的浪费,造成很多结构的安全隐患,用电安全隐患、漏水等等,很多很多问题,而且也不少花钱,特别是污染,老百姓自己采购材料,一个是浪费很多精力,但是也弄不好,还不如开发商专业一点,让开发商统一做。所以很多人现在愿意买成品房,为什么全世界都是成品房,只有我们是毛坯房,所以今后要从毛坯房转向成品房,毛坯房要逐步退出房地产市场。
建造方式变化趋势。
随着人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产业化的建造方式所占的比重将逐渐加大,我们现在在北京一个技术工人、建筑工人一天的工资要600-800块,好一点的技术工人,就是普通没有技术的也得三四百块钱,否则他不干,建筑公司招不到人了。怎么办呢?只好产业化了,这个产业化是被逼出来。之前劳动力便宜的时候,用这种方式可以行得通,现在劳动力越来越贵了,只好工厂化了。
BIM等数字化技术手段将在开发项目的设计、建造、运营维护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BIM技术就是三维的,通过数字技术可以立体的演示出来,不但是设计,建造过程当中也可以指导。而且图纸出来之后,随时可以把用到多少详细材料,一共造价多少,非常详细的做出来。所以现在很多设计院、施工企业在研究BIM技术。
为了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开发企业积极参与建筑材料、部品和设备的集中采购模式。现在开发企业成本压力非常大,怎么降低成本呢?大的企业都有自己的团队,比如说像广州的恒大集团,现在老是在国内前三名,有五百人的采购队伍,可以挑选最好的符合要求的材料,同时把价格压得很低,压得很底的条件是我可以给厂家很多定单,我在全国有200多个项目、200多个城市,只要定了协议以后,可以源源不断的把定单给你,只要告诉你往哪儿发货,什么时候发到,都是什么东西,但是价格要给最优惠的。作为恒大来说,一个是给人家定单很多,恒大还有一条是保证付款,在很长时间里头恒大是这样规定的,每个月的20号的25号是付款日,20号到25号之间凡是运到现场的材料货款必须打到对方供应商的账户上,如果没有汇出去,他们内部要追究责任,什么原因造成的,要重罚责任者。后来调控以后,恒大稍微有一点做不到了,那就说推迟一个月,但是说得很清楚,我下个月保证给你,绝对不会拖欠半年以上。所以恒大对供应商的吸引力在哪里呢?他要求那么严格,价格又压得那么低,但是他可以保证给你定单,大量订货,另外他保证给你付款,这点对厂家吸引力很大。但是万达也是一样,也有500多人的采购队伍,绿城也是好几百人。但是一些中小开发商,他们没有那么专业的队伍,一个工资才三四十人,真正管材料的才几个人,而且建筑材料又种类很多,买就买不到很便宜的材料,质量又保不住,所以他们跟我们说,能不能搞集中采购,大家联合起来,比如电梯我们一块考察以后,就定哪个厂家的,大家都定这个厂家的,争取把价格压下来。当然其他的什么地砖、门窗、油漆、涂料也是一样。很多开发商现在在积极参加这样的工作,除了我们在组织以外,其他的也有很多集中采购的组织,像中城联盟、绿城都在搞,绿城自己也在做集中采购,除了供自己使用之外,很多房地产公司,包括海尔,买材料就是让绿城去买的,你到时候买什么给我捎带着买,我给你点钱。另外绿城也搞电子商务,现在我们这个也在网上做,中房网有电子商务,绿城又在杭州搞了一个商场,有空大家可以去参观,是电量跟有形的市场结合,供大家参观,可以到市场里头看到样品,这种方法都是降低成本、保证质量的一些好的措施。
谢谢大家很认真的听我讲完,谢谢。
中国旅游规划甲级资质单位-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New Dimension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 Ltd.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