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旅游,冬天里的一把火

2008-11-21 来源:绿维创景

       冰雪旅游引爆市场

近十年来,冰雪旅游以其参与性的特点,带来的体验式的乐趣,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备受游客青睐的冬季旅游主体。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冰雪旅游打破了地域限制和时间限制,范围遍及全国各地,市场空前火爆,冰雪旅游的多元化发展给旅游者畅享冬季新生活提供了新的方式。

11月10日,《旅游运营・投融资》专版编辑部举行“冰雪旅游” 主题沙龙,并邀请王富德(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研究院副院长、教授)、耿建军(延庆旅游局副局长)、邱时遇(黑龙江亚布力冰雪景区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峰(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院长)等业内相关专家,就冰雪旅游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现摘选精华内容整理成文,与读者一起分享。

冷资源变热经济,冰雪旅游扮演引爆市场新角色

林峰:上周末,北京有家滑雪场开始滑雪了,今年的冰雪旅游算已经开场了。在这个宏观经济同样变冷的冬季,我在想,冰雪旅游能否成为一把内需之火,帮助我们旅游产业过好这个特别的冬天?

王富德:经济危机对各行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对我国冰雪旅游,尤其是依靠近程市场的地区影响不会很大,但对远程市场比例较大的区域,如东北板块的入境和远程市场,可能影响较大。北京冰雪旅游的市场主要在周边,是近程市场,旅游者的总支出应该不会发生太大变化;但是,钱袋里的钱少了,对远程市场的投入就会紧缩。我个人估计,即使遇到全球经济危机,北京周边滑雪场的接待和收入不会比去年有大的出入,将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

邱时遇:我国夏、秋季节,各地旅游景区不缺乏客源市场。到了冬季,各地基本都步入旅游淡季。活跃和提升冰雪旅游产业,对各省市旅游管理部门、景区等,都非常有价值。九十年代我提出“冰雪大世界”这个概念,2000年哈尔滨创办“冰雪大世界”,其旅游收入连续9年保持了中国一季度第一名,超过海南省三亚避寒市场。几年来哈尔滨冬季五十多天的冰雪旅游综合收入一直在14-17亿元人民币之间。目前在国内,只要一提哈尔滨就使人联想到的是冰灯、雪雕、滑雪、冬泳。这骄人的声誉与经济效益,催生了北方地区冰雪旅游产业的迅猛的发展。如长春市瓦萨越野滑雪节、长白山天然滑雪节、内蒙古满洲里国际模特大赛冰雪节、北京延庆冰雪节等,形成了中国北方冬季旅游的构架。

据统计,2007年我国冰雪旅游活动的接待量仅为400多万人次,相对于国内16亿人次的出游人数,仍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尤其是随着冰雪旅游的地域、时间的不断扩张,冰雪旅游的吸引力将极大提高。

耿建军:我们延庆冰雪节,是在冬季延伸时间最长的冰雪旅游项目,近三个月。延庆冰雪节已经搞了22年了,对发展延庆冬季旅游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延庆海拔比较高,夏天平均气温低于承德0.5度,且品牌旅游资源丰富,因此我们采取了冷凉战略,夏天发展避暑旅游,冬季则开发冰雪旅游,带来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推动了整个延庆旅游的稳定发展。

       冰雪旅游,白金产业?

 

邱时遇:由于冰雪旅游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可以促进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所以我们称其为“白金产业”。经过多年的冰雪旅游发展研究,我认为冰雪旅游大至可分为四大类:第一,观赏性冰雪旅游,包括冰灯、雪雕、雾凇、冰挂等;第二,参与性冰雪旅游,包括滑雪、雪地高尔夫、攀冰岩、冰帆等;第三,体验性冰雪旅游,包括雪屋、冰吧、冬泳、高山定向越野、冰雪摄影等;第四,娱乐性冰雪旅游,包括玩雪撬、雪圈、溜冰、耐寒街舞大赛等;另外还有民俗类冰雪旅游项目,包括泼雪、嬉雪、滚雪(滚运气)、打爬犁等。我上面说的都是大类,每一项又包括很多活动方法,种类不断增多,开发前景广阔。

耿建军:冰雪旅游对全年旅游的发展有很大的补充效应,可以形成季节互补,经济效益也非常高,只要开办滑雪场,基本都是盈利的。延庆没有很好的重工业,有污染的企业都被强制关掉了,因此旅游是绝对的支柱产业,若将冬季旅游搞火起来,能很好的弥补旅游收入的淡旺季差异。我们鼓励开设多种冰雪旅游项目,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目前整个冬季旅游的收入接近1亿,占全年旅游收入的20%,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能够很好的平衡全年旅游收入。延庆的冰雪节以“时间长:开的早、闭的晚”为主要吸引核,成为北京冬季冰雪旅游的佼佼者,极大地带动了延庆旅游的发展。

邱时遇:由于个别地方盲目开发,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中国滑雪场不管有没有条件建了近三百多家,冰雪节不管有没有客源市场,经济条件如何,已有几十个城市纷纷举办。建滑雪场首先要有雪,造雪是辅助条件,并且要有足够的水资源,大型滑雪场开发资金高达数亿元人民币,建设期也长达数年。但一些地区乱伐森林资源开发滑雪道,造雪量达到了百分之百;有的滑雪场就建在裸露的黄土地上,滑雪道长度有的不足百米,使用期最短的才十几天;春季冰雪雕溶化了,污水横流;有的城市抓一个企业做大头,不管回报,还要上规模,经营企业就用垃圾做充添,外面铺点冰雪,节庆一过,垃圾遍地,臭气熏天。这样的冰雪节是办一次算一次,没有长远规划与运营设计,最后不了了之。类似这样的“白色恐怖”在中国有很多,他们不了解冰雪旅游项目开发的市场需求,乱拍“脑袋”瞎用激情,因为影响很坏,使得冰雪旅游受到严重打击。

冰雪旅游,白雪到白金的转换

邱时遇:我认为只要做到:拥有我国独有的民族冰雪风情、发展大众旅游滑雪、采用现代的科技手段、利用节能环保声、光、电、网络、传媒技术、自然条件的前卫化利用等,必定能真正实现白雪的价值。

近几年我们在黑龙江漠河开发了黑龙江冰雪汽车挑战赛,现在已成为中国冬季汽车越野第一赛事;为了在沿海发达地区开展滑雪产业,在辽宁营口市开发区何家沟滑雪场我们研发了抗高温抗湿度的造雪机;南方宁波市溪口的商量岗滑雪场用降水温防雨的技术得到有效应用;为了北雪南移,我们研发了四季滑雪道;我们还利用冬季冰冻水面在内蒙古莫力达瓦旗举办了首届国际冰钓节等。

我国冰雪旅游项目还很多,可在有条件的地方与景区来开展。我们也有这方面的经验:如利用充气大棚搞冰上舞蹈、芭蕾、儿童娱乐滑雪场、室内冰灯雪雕展。现代冰雕造型艺术园林,沿水榭搞低温彩色雾凇、温泉飘雪、寒地温泉、雪地摩托车大赛,狗、鹿拉雪橇大赛、伞翼单板滑雪、自由滑雪、冬季静态漂流、北极犬雪迹跟踪、雪撬速滑赛等。

王富德:冰雪旅游是有很大的经济效益,但随着冰雪旅游范围的扩大,冰雪旅游运营成本也在增加,同时冰雪旅游带了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我很不赞同那种冬天滑雪、夏天滑草的方式,而是应给滑雪场一个休憩生息的时间,这就需要提高准入制度,国家有权威的标准还未形成,只有一个试行本,在这方面年黑龙江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这个标准有没有必要做成一个全国性的,我认为现在还没必要,这个门槛的限制完全可以由现行的综合性法律法规来对其约束。冰雪旅游市场是一块很大的蛋糕,不能完全仰仗市场经济让其自生自灭,而应依赖相应的法律进行约束,以保证我国冰雪旅游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冰雪旅游,民俗化与节庆化

 

林峰:我认为将文化,尤其是民俗文化融入冰雪中,是我国冰雪旅游发展的新趋势。整个冰雪旅游板块,国外跟国内发展是不一样的,我发觉这个冰雪旅游现在越来越中国化了。国际上的冰雪旅游的概念其实也很强,他的起源首先是以滑雪运动为中心的运动,再一个是圣诞长假,圣诞节所形成的一种度假概念,要么到海边去泡澡,要么去追逐太阳,要么去追逐冰雪,使得国外的冬季实际上是一个旅游旺季。圣诞节所衍生出来的冰雪文化,充满了西方色彩,这基本上形成了冬季冰雪旅游的一体化结构。

中国的春节多年来的变化是从家庭聚会模式演变为休闲度假模式,既有以聚会为第一主题的家庭聚集,同时也有走出家庭进休闲度假的生活方式的很大的转化,这种转换,促进了冬季旅游的发展。而春节是最民俗的东西,冰雪与民俗有着密切的联系,冰雪与民俗的关系,是中国民俗旅游发展独特性的所在,将冰雪与民俗文化结合,将会很有市场。比如“冰雪庙会”,“冰雪梅花节”、“冰雪灯会”、“冰雪迎春会”等。

耿建军:延庆的冰雪旅游也是在摸索中不断成熟的。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我们鼓励开设多种与冰雪有关的旅游项目,如汽车拓展、野营等,盘活了冬季旅游,同时也带动了当地民俗旅游的发展,如柳沟的豆腐宴、火盆锅等农家饭随着冬季的到来而大卖。现在延庆冰雪旅游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我们市政府来搞冰雪节,主要就是对冰雪旅游发展起推动作用,如今年即将举办的“盛世中华”,主推的就是一样精彩的两个奥运,同时我们还不断探索,将文化融入冰雪旅游发展中,提出了“赏冰灯、嬉冰雪、登长城、品民俗”的宣传口号,极大的提升了冰雪旅游的文化内涵。
 
冰雪旅游,内涵提升与外延扩展

王富德:我国冰雪旅游经过多年发展不断成熟,部分冰雪节已步入世界行列。我认为我国冰雪旅游发展到今天,正面临着一个内涵的提升和外延的扩展这样一个问题。冰雪旅游在多数地方都变成了滑雪旅游,它的“冰”主要体现在冰雕、雪塑,实际上我觉得不然,纵观国外的冰雪旅游目的地,实际上主打的就是一个“雪”的文章,而且他们做的是很正规的滑雪旅游,为什么说他们正规,仅从滑雪旅游来看,主要表现在:第一,滑雪场及硬件设施正规;第二,滑雪旅游的参加者正规。现在的中国滑雪旅游还处于嬉雪阶段,但目前正从嬉雪阶段向真正的滑雪阶段过渡,同时配套的供用系统,包括雪具、服装等也正在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但有点滞后于冰雪旅游的发展。

林峰:我国冰雪旅游逐渐向着高端化、国际化方向发展,中国冰雪旅游还在等待突破,我认为首先可在黑龙江形成一个能够举办冬奥会的世界级的冰雪旅游胜地,以此带动我国冰雪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实际上冰雪旅游的高端化、国际化问题、冰雪休闲的大众化问题、运动型冰雪旅游的普及化、培训和逐渐发展问题,这三个方面都是中国冰雪旅游内涵提升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还涉及到冰雪旅游外延的扩张问题,如产业链的延伸,包括装备、设备的制造等。

王富德:我个人认为,在北京周边地区还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滑雪场地。我在这考虑:能不能换一种方式,把冰雪旅游真正的做起来。冰雪旅游包含着“冰”与“雪”两个方面,“冰”字不做出一些名堂来,仅靠“雪”来支撑,就不是真正的冰雪旅游,冰雕等并不能代表冰雪旅游,我倒认为他们只是绿叶陪衬的一部分,我们能不能把冰与雪结合起来开发,因为冰上运动才是大众能够真正参与的旅游活动,而且冰上运动的费用远远低于滑雪,更适合推广,以此来推动全民健身、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我觉得只有冰上运动真正的搞起来,冰雪旅游才能日趋完善。

林峰:冰雪旅游其实已经走向大众化了,冰雪旅游的概念形成了以运动为中心的户外运动到旅游体验、冰雪休闲的一个很大的谱系,规模有大有小,如何转换成旅游目的地,如何转变成旅游产品谱系,如何形成冰雪旅游配套结构,这些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结合这些,我总结了几个趋势:第一是运动化趋势,即越来越以运动休闲的方式,如专用器具、专用学具等的运动的专业化发展;第二是游乐化的发展,即体验式的发展,如冰雪宾馆、冰雪酒吧、冰雪高尔夫等,很多体验冰、体验雪的手法被应用进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冰雪旅游突破了地域限制和季节限制,可以面向更大的市场。

今天大家讨论的都非常好,绿维创景将继续关注我国冰雪旅游的发展,同时也希望更多关注冰雪旅游的有识之士与我们探讨,共同促进我国冰雪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阅读全文

下一篇

中国温泉进入二次升级时代

绿维动态
本文标签:

中国旅游规划甲级资质单位-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New Dimension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 Ltd.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