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文化小镇助力产城融合发展

2017-04-07 来源:绿维创景

河南兰考民族音乐文化小镇位于河南省兰考县堌阳镇,地处豫鲁两省三县交界,是豫东北通往鲁西南的重要门户。项目距兰考高铁站仅25km、郑州新郑国际机场140公里,处于河南省中部都市文化旅游组团内,距离国家5A级景区清明上河园仅70公里,属于开封1小时市郊旅游圈,郑州2小时旅游圈。

项目地生态环境较好,所在的堌阳镇是兰考县泡桐种植的主要地区,桐木资源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同时又是依托泡桐发展乐器产业的特色乡镇。项目地生产的古琴、琵琶、古筝、阮等民族乐器产业发展突出,已形成一定规模,产品畅销国内外。同时本项目周边还拥有以焦裕禄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及韵味鲜活的中原民俗文化。这些都为项目地的旅游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开发基础。如何依托民族乐器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以提高产业附加值,助力区域综合发展,是本项目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一、问题聚焦

项目地虽形成了一定的乐器生产、乐器贸易等发展基础,但仍存在一定的发展障碍:

第一,乐器制造产业向旅游、文化体验等消费性三产的延伸,缺乏一定的基础:项目地所在堌阳镇目前仍处于就产业做产业的阶段,旅游仍处于尚未开发的阶段,尚无完善的基础设施及服务设施,无法实现产业附加价值的提升;

第二,本项目面临“遮蔽”效应:兰考旅游发展处在周边“遮蔽”效应范围内,如何突破周边旅游区的“包围”,突出项目地资源特色,是项目地旅游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

第三,本项目面临旅游产品自身的升级挑战:如何突破兰考红色旅游,开发满足游客需求的休闲旅游产品也是项目地旅游发展的一大挑战。

二、突破路径——依托乐器产业,引入旅游产业,实现双引擎架构下的特色小镇发展模式

项目地的民族乐器文化资源品质较高,我们认为,本项目应依托乐器加工制造产业的基础,延伸民族乐器产业链,导入民族音乐文化,引入休闲旅游产业,策划主题性强、体验性强的一系列旅游项目,同时以项目地民俗文化、红色文化作为重要的特色资源开发旅游项目,形成“特色产业+旅游产业”的双引擎产业体系,同时结合城镇发展,打造集文化体验、桐林休闲、养生度假、民俗风情等功能于一体的民族音乐文化旅游特色小镇。

图片1.png

三、具体开发思路

在对兰考县与堌阳镇总体规划分析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项目地的开发思路。项目主要依托现有泡桐、民族乐器交易市场的资源与产品,深入挖掘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突出民族音乐文化特色体验,整合项目地泡桐资源、乐器产业资源,提升整体旅游价值,打造集文化体验、桐林休闲、养生度假、民俗风情等功能于一体的民族音乐文化旅游休闲小镇。

图片2.png

(一)整体开发架构:旅游、文化、商业、城镇的整体开发

本项目的开发不仅仅是旅游项目的开发,它是对兰考民族乐器文化、区域休闲商业等的整体开发,开发过程中将构建合理的商业模式与盈利模式,并与城镇开发对接,延伸产业链,实现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的综合效益。

图片3.png

(二)产业架构——以“旅游休闲产业+乐器商贸产业”为重点产业

项目地位于兰考县城镇-产业融合发展区,依托当地良好的民族乐器产业基础,我们认为,可以通过民族音乐文化主题,引入旅游休闲产业和乐器商贸产业,实现项目地乐器产业向旅游产业的转型,并通过旅游发展进一步提升乐器产业知名度,反哺乐器产业发展,同时配套教育培训和城市生活服务产业,最终形成完整的产城一体化旅游小镇架构。

图片4.png

(三)产品架构——以文化为主线,构建产品体系

图片5.png

本项目结合民族乐器文化主题与项目空间布局,合理利用建筑、地形和水资源,充分考虑周边国道、街道及乡村等因素,以民族乐器文化为主线贯穿,借助项目地乐器加工的基础,以及优质的自然环境及温泉资源,打造民族音乐文化体验产品和养生休闲度假体验产品。以旅游带动休闲度假产品,以度假产品呼应旅游,形成功能互动。根据资源特点和场地空间利用,结合前述相关分析,本项目形成了围绕“民族音乐文化”设置的三大片区(商业休闲区、养生度假区、文化体验区)和五大产品体系(音乐文化体验产品体系、乡村文化体验产品体系、运动休闲产品体系、养生度假产品体系、休闲商业产品体系)。

图片6.png
功能分区图

图片7.png
产品体系图

产业是城镇发展的支撑,文化是特色小镇的灵魂,在旅游带动的产城融合发展,小镇特色发展的政策导向下,如何将文化化为城镇发展的内生动力,如何有效增加产业的经济社会效益,我们一直在孜孜以求,不断求索,兰考民族乐器文化小镇无疑提供了一种思路,一个可以参考的范本。我们期待在中国产城发展探索路上更深入的讨论。

阅读全文

下一篇

体育小镇评定标准(初步讨论稿)

绿维动态
本文标签:

中国旅游规划甲级资质单位-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New Dimension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 Ltd.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