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三商” 新农人已成乡村振兴生力军

2018-11-28 来源:绿维文旅

 近几年,南湖区涌现了一批对“三农”事业有热情有理想有干劲的新农人,为传统农业转型注入了新的元素和能量,成为引领新农民、发展新农村、托起新农业,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一支新型生力军。

    一、农业主体知识更新,“新农人”挑起大梁。新农人大部分都是大专本科学历以上的80后、90后,他们有知识、有胆识、有远见,或为母分忧或弃商从农,他们不约而同都想到了将当前最热门的“互联网+”与农业相结合,做起了农产品“电商”、“微商”、“网商”平台营销。嘉兴市绿江葡萄专业合作社联合嘉兴农科院自2015年以来历时两年研究出的“袋中袋”葡萄包装技术成功突破生鲜农产品包装难、保鲜难、运输难的瓶颈,2017年该合作社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生鲜葡萄4300多袋,销售额达27万元,并已锁定专业做生鲜农产品快递包装的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二、农业产品精细高端,“小而美”赚了大钱。“新农人”在父辈的基础上,以打造品牌为主旨,锁定高端消费客户市场,立志将农产品做成奢侈品,异军突起成效显著。嘉兴市天蓬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以“月子皇后”品牌锁定特殊客户群体,其合作社社长90后农二代高磊燕,大学专业学习形象设计,原本开了一家化妆工作室,在做新娘跟妆期间敏锐地捕捉到孕产妇对鸡蛋和肉鸡的高品质需求,毅然放弃了化妆工作室,转而打造起农业的奢侈品牌——“月子皇后”,经过设计和包装,卖出了一只鸡398元、15只鸡蛋198元的“天价”。从包装人到包装农业,新农人的思想转型促进了传统农业的转型,为品牌农产品增添了更多附加值。

    三、营销渠道不断创新,“互联网+”拓展平台。除了搭载阿里巴巴、淘宝、微信等传统电商网商平台之外,个别有创意的农业电商主体不断创新,探索尝试更直观更有影响力的营销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各种功能进行产品营销。如未谷生态农业通过“抖音”做“吃播”;天蓬农业休闲有限公司设置微信会员制度,创办“吃货节”,将每月17日定为会员日免费赠送推荐农产品,借此机会帮合作伙伴推销各类农产品;大桥八零后家庭农场的当家人顾卫军夫妻俩一个曾经在外贸企业积累了丰富的营销经验,一个从韩国留学归来,看准了乡村振兴的风口,通过“电商”平台销售无公害玉米和生姜,第一年销售额便达到50万元。各种创意营销手段加上“互联网+”平台,充分展现了1+1远大于2的效应,促使南湖区特色农产品成功走出嘉兴市,走向了全国各地,根据嘉兴市绿江葡萄专业合作社统计,去年通过互联网平台销往浙江省内的葡萄销量占比35%,销往上海、江苏等周边省市的占40%,销往北京、广东等较远省市的占25%。

阅读全文

下一篇

澄城县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绿维动态
本文标签:乡村振兴

中国旅游规划甲级资质单位-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New Dimension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 Ltd.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