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旅游项目规划初探

2009-12-21 来源:绿维创景

       休闲旅游项目的规划要求和规划手法

一、休闲旅游项目的规划要求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和人们消费理念的改变,休闲旅游日渐成为市场的消费主流。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的旅游景区,在切合休闲旅游发展的理念、旅游服务设施配置以及旅游产品特色化的规划设计等方面,与消费者的需求差距较大。

    那么,到底何谓休闲旅游项目,它在规划设计上有哪些方面的要求呢?我们认为:休闲旅游是休闲经济的一种类型,是休闲消费的一种方式,它反映的是一种自然、健康的生活态度,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休闲旅游项目的特征是:崇尚自然,追求舒适,以人为本。因此,了解休闲旅游项目的规划要求首先要了解旅游产业休闲结构升级后的旅游者行为模式变化。

    1、旅游产业休闲结构升级后的旅游者行为模式变化    

    从观光到休闲,意味着旅游者行为模式将发生如下变化:

    从行到驻,休闲旅游者以反复驻留为主。不同于观光旅游者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休闲作为一种心灵感受和一种生活状态,对厌倦了都市生活的游客形成一种持续性需求。

    从观光体验到全感体验,休闲旅游者追求的不仅仅是美丽的风景画。观光性景区规划一般只注重视觉景观的营造,休闲旅游项目更强调休闲功能属性的完善,以及对游客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全方位的体验进行凸显和包装。

    从旁观者到参与者,休闲旅游者要求与景区美景融为一体。对游客而言,观光性景区往往是游离于自己生活之外的,看完了,留下几张照片,仅此而已。而参与各类休闲项目,将会给游客带来持久的感受。

    从大众到个性,休闲旅游者凸显个性化的休闲需求。运动、文化、游乐、养生、科考、感受自然、体会农村生活等等,不一样的体验带给游客同样的愉悦。

    2、休闲旅游的规划要求

    上述休闲旅游者行为模式的变化将对休闲旅游项目的规划带来不同的要求:

    舒适感要求:即从人本主义精神指导下的人体工程学出发,旅游项目规划应该符合人类舒适感的要求,包括尺度、色彩、比例、韵律等等。

    安全性要求:是游客在景区驻留与深度参与项目的必然要求。如自然灾害、疾病、社会性灾害等都会对游客安全构成威胁。

    快乐感要求:既包括通过旅游项目带来的感官快乐,也包括通过休闲旅游创造的精神快乐。

    可参与性要求:是休闲旅游项目与观光旅游项目的最显著区别。

    个性化要求:休闲旅游项目无论是项目策划设计还是景观打造,都应凸显特色,让项目更具吸引力。

    亲近自然的要求:在快速城市化的今天,自然将成为人类最后的精神家园。

    二、休闲旅游项目规划手法

    1、以人为本,全面满足旅游者的休闲需要

    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院长林峰博士提出,旅游设计,必须以人为本(见《人本主义旅游策划方法论》)。休闲旅游项目应该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规划思想体系。

    1)通过细分市场,确定目标客户群。

    针对日益扩大的休闲旅游消费市场的需求,应该首先保证充分的接待能力。首先要根据休闲旅游项目的档次定位(高档、中档、大众),进行系统分析,科学预测游客量,并以此为依据,对项目内的硬件设施进行规划。

 

       休闲旅游项目规划手法



    2)针对性的创新游憩方式。

    游憩方式是人们“玩”的方式,也是休闲旅游最基本的内容。对于休闲旅游项目来说,如何让游客玩好,玩得新鲜,是提高游客满意度和认同感的关键,并能口碑的方式“名扬天下”。我们认为,这是旅游规划中最基本的问题。

    3)从休闲旅游者需要出发,优化项目功能布局。

    项目功能布局要体现其休闲功能特点。如休闲项目功能布局上要注意“动静分离”、游线设计应符合休闲活动的流程习惯等。区内交通系统要实现游步道和游线选择多样化,特定的区域可以通过特定的交通方式来实现,也会让游客感知更多的景观意象,如滑索、竹筏、森林小火车等。

    4)景观与建筑的休闲化创新。

    和城市建筑不同,休闲旅游项目的建筑与景观必须要有足够的休闲功能体现。如,酒店在接待功能之外,还应当设置种各种休闲空间,包括酒吧、茶吧、休闲吧、棋排室等满足各种休闲需求的空间。它们不刻意追求金碧辉煌的外表和装饰,而更注重绝佳的景色和休闲的情致。

    5)旅游服务设施规划要满足休闲化要求。

    旅游服务设施是为了满足游客顺利完成旅游活动所需要的重要服务设施。它包括:游客接待中心、购物点、休憩点、餐饮点、住宿点、交通集散点、导引系统等。我们认为,旅游服务设施的配备应完全从游客的需求为出发点,并且完善旅游六要素的配置,做到人性化设计。它给游客带来的是舒适和便捷的生活环境,同时也是最能体现休闲旅游项目关键所在。

    2、通过休闲旅游项目的环境意境打造带给游客愉悦

    精神场所通常指环境的气质与品位,实质上是能带给人心灵上震撼的氛围,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场力,也是休闲环境营造的升华的最高境界。在使人感到舒适、愉悦的同时,又能制约那些不协调的行为,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净化了心灵,提高了素质,这才是休闲化项目追求的最高目标。

    如在某房地产项目的规划设计上,我们以“禅意”为区域主题规划了一个高档别墅区。首先,从建筑形态上,采用具有汉唐鼎盛时代特征的建筑,并结合岩石、沙土等景观元素展现一幅修行的图景;其次在植物配置上用荆棘类灌木和不开花植物来营造“简朴、自律”的禅宗意境,让游客从精神上得到升华,并有所感悟。

    3、因应细分产品的差异性规划手法满足个性化要求

    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规划将呈现不同的格局。如从档次分,高端、中端、低端游客具有不同的休闲要求;而从休闲类型分,运动、文化、游乐、养生、科考、感受自然、体会农村生活等,休闲方式的差异带来不同的规划手法;从消费对象看,可以形成女性、青年、残疾人、老年人等不同要求的规划手法。如在女性使用率高的场地,特别注意栽种色彩鲜艳,香气宜人的植物,并且注重坐具的质感和灯光的强度。而“无障碍设计”也成为规划中关爱残疾人的基本要求。

    4、生态化规划方法应对天人合一的追求

    休闲旅游项目生态化规划方法材料迎合了城市游客的心理需求。生态化规划方法很多,如项目首先要考虑环境容量及对环境的潜在影响;景观与建筑应该与环境融为一体;多利用本土化材料;使用生态技术,如太阳能、雨水收集利用、垃圾回收、自然通风等;原生环境与本土意境的保护;等等。“兰一山庄就像是从土地上长出来的一样”,这是对绿维创景总设计师韩云峰所设计并建成的休闲度假景区的评论。乡土材料以其文化载体的身份和优良的性价比,将成为休闲项目的建造趋势,不仅能营造休闲的意境,且更生态、节能。

    5、关注细节,丰富游客驻留时的心灵感受

    休闲旅游者往往具有闲适的心态,其对细节的关注超过观光游客。对细节的要求在规划里必须全面体现出来。休闲的感觉不仅体现在景观的大效果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细节上。通过细节的精心打造产生吸引力、创造竞争力。

 

作者: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罗冬波 陈杨

阅读全文

下一篇

旅游设计中的生态化设计思路探析

绿维动态
本文标签:休闲旅游

中国旅游规划甲级资质单位-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New Dimension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 Ltd.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