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5 来源:


项目鸟瞰效果图
政策要求:以一定数量村庄构成的特色片区为开发单元,建设田园综合体试点,实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支持规模:每个试点中央支持1.5亿,分三年、每年5000万。加上地方配套,每个试点每年6000—8000万元。

链式发展结构

“花乡果巷” 特色小镇鸟瞰图
建设数量:每年每省1-2个。2022年共建设50个。
支持规模:对于竞争性项目给予1亿元支持,非竞争性项目0.7亿元支持。政策要求省内各级财政整合配套不低于3亿,撬动社会资本15亿。还可申请长达25年的国家贷款,利息1.5%。基础设施、生产线、厂房建设等都可贷款。


家庭农场发展政策:示范家庭农场创建,家庭农场示范县创建
补助标准:示范家庭农场补助10万/个


2022年7月20日,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两部委发布《关于开展2022年“百县千乡万村”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的通知》,通知指出要推进分级示范创建,共组织创建100个左右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1000个左右乡村振兴示范乡镇、10000个左右乡村振兴示范村。

近年来,乡村振兴示范村的规划建设也成为各地重要推进的工作。综合各地先进经验,绿维文旅认为,乡村振兴示范村应该以合理规划为前提,秉承共建共享、因地制宜、特色发展、农民主体的原则,从“五大振兴”入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

近几年农业农村部一直在开展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介活动,目标是通过开展美丽休闲乡村推介活动,树立一批典型,探索一批模式,打造一批品牌。2022年全国拟推介256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截至目前,累计推介1697个美丽休闲乡村,建设120个休闲农业重点县,发布精品线路超1000条,形成一批体制机制创新、政策集成创设、资源要素激活、联农带农紧密的休闲农业发展高地。

绿维文旅认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以行政村为主体单位,在发展提升乡村休闲旅游业方面应具备产业优势鲜明、服务设施完善、乡风民俗良好、品牌效应明显等特点。此外,农家乐特色村还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是村内以经营农家乐为主,开办农家乐数量达到5家以上。二是村内主要经营乡土美食、农事体验、民俗文化等体现农家生活特色的项目。三是农民通过直接兴办农家乐,多元增加经营性收入效果明显。
农业农村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美丽宜居村庄创建示范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十四五”期间争取创建示范美丽宜居村庄1500个左右,引领带动各地因地制宜推进省级创建示范活动,打造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样板,推动乡村振兴。

截止2023年1月,我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累计达到4068个。农业农村部持续开展“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评选活动,“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已经成为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推动脱贫攻坚行稳致远。

发展模式

乡村度假庄园是深度田园生活体验的高级乡村度假形态。

英国度假庄园

设计乡土乐园,就地取材于农业生产及农业生活,打造乡村主题家庭游乐项目,满足现代人亲近土地、返璞归真的心理诉求。

莫干山民宿

2021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在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方面提到“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以重点产业项目为载体,引导文化产业机构和工作者深入乡村对接帮扶和投资兴业,促进群众就业增收”。
2022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强调“启动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
2022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和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要求文化和旅游部会同相关部门遴选一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市、区),这标志着在新的发展阶段,将文化产业作为一个完整概念,强调以文化产业来赋能乡村振兴工作,有了正式的指导政策。
2022年6月:工商银行发布了《金融支持乡村振兴行动方案》,推出了金融支持乡村振兴15条举措。工商银行将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着力提升金融供给水平、绿色金融服务、融智服务效能、金融科技支撑、助农惠农能力,全力支持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十四五”期间,工商银行每年在乡村振兴领域的融资投入将不低于1万亿元,全力满足粮食与重要农产品供给、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等需求。
2022年11月:财政部提前下达2023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485亿元,支持地方政府将相应资金编入本级预算,提前谋划2023年巩固衔接工作,切实维护和巩固脱贫攻坚战伟大成就。
2023年1月: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的通知》:以县级行政区域(包括县、县级市、市辖区等)为试点地区,每批试点每个省(区、市)至多推荐3个试点县(市、区)。两批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市、区)名额共计100个左右。
在构建“快进慢游”体系背景下,要推进智慧旅游、公共服务集成,让游客慢下来,观光向度假转型。


乡村旅游服务设施

图片来源:摄图网
欢迎合作
绿维文旅是文旅康养与乡村振兴EPCO综合服务商,“四甲”规划设计、建设总包、文旅运营全程服务机构。从2005年创立之初,便提出了“创意经典·落地运营”的理念,经过十几年创新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顶层设计、投融资、EPCO、招商、运营、智慧旅游、博物馆展陈设计等全产业链多引擎驱动发展新格局。
从顶层设计到落地运营,绿维文旅形成了“运营为基础、资源全整合、规划设计建设运营一体化”的全流程操作的核心能力,将更好地为文化、旅游、大健康、体育、农业、教育、房地产等区域综合开发及项目落地建设、运营管理提供全链全程的服务。
绿维文旅期待与大家的合作!
中国旅游规划甲级资质单位-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New Dimension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 Ltd.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