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13 20:27:12 来源:绿维创景
前文回顾:
在对思拉堡温泉小镇进行策划、规划、建筑和旅游景观设计后,紧接着我们重点对温泉区进行了设计。面对辽宁温泉业规模小、数量多、同质化竞争激烈的现状,本项目如何开辟一片蓝海?在文化底蕴并不深厚的背景下,我们将其定位为“福溪洞天・琴海八泉”,立足复杂的山形地貌特征,紧抓地中海主题,应用“一泉一品”打造手法,侧重于温泉游憩体验的打造和泡池的创新设计,以此来打造独有的核心竞争力和吸引力,并为不具备深厚文化资源的类似项目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借鉴。
一、 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主题化、情境化方法
(一)提炼主题,构造情境主线
主题,是旅游项目整合的核心。主题的确定从旅游区规划的空间布局上来说起到的是一个统领全局的作用,从旅游区的整体形象提升上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旅游主题化要求旅游项目在游憩方式、建筑、旅游景观设计等方面,必须服务于“主题”定位,在主题整合下,形成项目的独特吸引力,凸显“独特性卖点”,最终形成主题品牌。
在思拉堡温泉小镇的项目策划中,整体风格定义为具有浪漫风情的地中海风格。基于此,我们将思拉堡温泉的主题定位为“福溪洞天?琴海八泉”。并且以地中海风格为主线,从标志性建筑、接待设施、休闲项目到引导系统等所有的“景观”, 都应该围绕“主题”进行展开和塑造,使人们充分融入到浪漫的地中海风情中。
(二)创设体验情境,营造主题意境
旅游业发展到今天,尤其强调体验消费。在旅游项目设计中,也要求用“情境化”的手法,将旅游十要素“吃、住、行、游、娱、购、体、疗、学、悟”的每个环节,围绕“主题定位”展开,形成“情境”氛围,达到游客在情境之中体验和感悟的效果。
在构建思拉堡温泉的景观情境化时,我们更注重的是人与自然的互动体验。郁郁葱葱的树木、风情万千的花草、奔腾而下的瀑布、怪石嶙峋的溶洞……一切只为使游客贴近自然,融入自然。除了地中海风情,我们还选取了日式、泰式、中式等不同风格的泡浴观景,使游客在思拉堡能够体验到各种异域温泉文化,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
(三)勾勒独特情境,创新项目设计
一个对游客有吸引力的温泉旅游区,除了要有良好的温泉体验外,在整体空间结构和主题场景上还要多下工夫。例如应景小品、标志性景观和构筑物等等,都需要围绕文化和主题,从细节把握,以小窥大,形成独一无二的体验情境。
思拉堡温泉的主题为“福溪洞天・琴海八泉”,每一个字都代表着一定的含义。“福”代表佛的“佛光禅境”,“溪”代表山谷间的“曲水流殇”,“洞”为“溶洞温泉”,“天”为“别有洞天”,“琴”为“琴台泡池”,“海”为“地中海及托斯卡那风格”,“八泉”分别为亭泉、洞泉、佛泉、彩泉、无泉、海泉、林泉、戏泉。
我们在设计温泉泡池时,以游客体验作为创新的主旨,对泡池产品进行主题化包装。如溶洞温泉,在建筑体结构方面,采用塑石和真石结合进行自然景观模拟营造,充分利用山体结构,打造一线天的自然景观;在景观意境方面,通过植物、流水以及光源,打造浪漫的空间诗意;在泡池设计方面,结合浴汤,搭配应景更应情的设计元素,使游客融入其中。

鸟瞰图
二、项目功能分区
如何利用复杂的地形地貌对温泉区进行区域和功能划分?我们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师法自然原则、景观生态性原则、景观艺术性原则、经济性原则”五大原则,立足山形地貌特征,通过对地型结构、光线、视线及景观最佳点的分析,并根据不同主题设计,将汤浴区约168个泡池分布在三脊四沟中,坐北朝东南,分为一阳一阴两片区域,即空中泡池区和洞天世界两个功能分区,山体至高点则分布本景区重要的景观及建筑标志性构筑物。

功能结构分析
对于温泉区的功能分区布局,我们根据本体功能、泡浴习惯、泡浴流程、周边景观和地形变化,将温泉片区划分为十一个分区,即温泉广场区、亭泉花径泡汤区、溶洞泡汤区、海水浴场区、佛光婵境区、五彩叠水泡汤区,、无泉理疗区、畅景海泉泡汤区、林泉密境区,、戏泉区及休憩服务区。进而开辟出一大、一小两条游线,供游客选择,形成层次消费。大游线贯穿整个温泉区域,小游线经过亭泉、溶洞区、林泉区等片区,在设计上充分考虑防风防寒,适合冬季室外泡汤。

功能分区图

大、小游线图
三、重点项目设计

总平面图
(一)琴台堡
琴台堡位于整个项目的地势最高点,为地标性构筑物。游客可以此为起点游览整个温泉区域,也可将其作为温泉游览的最后一站。建筑面积约700平米,包括足疗区、保健区、厨房、餐厅、水吧等功能空间,为游线上的主要二次消费区。
本项目依山就势布置,建筑造型变化丰富,随地形变化而高低起伏,力图与周围地形融为一体。在铺装材质的选择上则注重质朴与自然,以黄褐色系的天然石材为主,土褐色圆润墙面,淡黄色穹顶,凸显地貌、地势、地色、地质,并且引入海景房设计理念,力图打造典型的地中海式建筑风格。
建筑前面布置一个游泳池,和温泉通过一个草亭紧密联系在一起,夏季来临的时候,游客可以在室外活动。

琴台堡效果图

实景图
景观设计师孙亮:我有幸参与了思拉堡温泉区的部分方案设计,项目地在山坳里,地形并不太好,但这种地形却非常适合做温泉景区,要做好这种山地温泉,好的卖点、道路的合理规划和景观的丰富性都不容忽视。项目从选址到最终的落地运营,方方面面均需极为周全细致的考虑,我们也深感压力很大。项目组搜集了大量周边及其东北温泉的资料,通过实地考察和研究,找出了文化卖点和差异化,并且我们充分尊重现有地形的生态性,保护了较好植被、结合当地文化,风俗和天气情况以及其他资源,在设计上做出自己的特色。也深得甲方赞许,一年半后落成并营业。
看着项目落地后我感到无比自豪,这证明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遗憾的是,现场落成和设计图还是有一定的差别,比如山顶的琴台堡生态建筑,本为温泉地标性的构筑物,但甲方在施工中作了些许改动,虽然增加了一些建筑面积,然而失去原有的味道。再如室内,看上去景观包装的并不丰富且过于生硬,一览无余。虽然许多方面还需要研究和深化,但是总体上我们的构思还是基本实现的,相信以后我们会做的更好。
(二)畅景海泉
畅景海泉是温泉区域的核心亮点,充分考虑了现有台地的地形地貌,结合地中海风情,引入海景房设计理念,将观景、休闲、泡浴、养生融为一体,打造观海池、休闲台、瑜伽房等功能空间,以此营造出一个人间汤域仙境。
畅景海泉有6个泡池,6个水景池,其中包含一个悬空泡池。每一个细节(包括休息厅廊、立面、装饰门及灯柱、扶手走廊、沙幔休息沙发、躺椅木栈道、台阶扶手等)都进行了详细及艺术性的设计,处处都能体现出她精雕细琢优美的一面。
在植物配置上,台地周围用常绿云杉、油松、龙柏等围合,使之成为一个相对私密、独立的空间,即便在室外也尽量少受周边的干扰。泡池周边则点缀蕨类及攀缘植物,使人们在融于自然的同时感受到植物所带来的柔美。

畅景海泉节点效果图
效果图
总设计师宫磊:项目历经数月,绿维创景团队付出巨大的心血。但是还是在项目落地的时候有了小小的遗憾。由于施工建筑方艺术经验的局限,加之缺少真正独立的第三方艺术监理,细节的处理被漠视,使得项目最终没有呈现出设计师的精彩创意和美妙绝伦的理念。
为了使项目思路和理念更好的落地,为了让设计师美妙的建筑音符奏出悦耳乐章,为了打造旅游产业真正的经典,更是为了给开发商带来更大的利益和创造更大的价值。我们建议客户在施工和工程的监理上:第一,聘用有艺术经验的工程团队;第二,和项目的设计师达成服务协议,请设计师做艺术监理。
(三)海水浴场
海水浴场由情侣木屋和沙滩排球场两部分组成。为满足情侣们对浪漫、静谧的需求,水上情侣木屋设计为马尔代夫风格,游客通过木栈道从木屋后隐蔽进入,屋顶覆草,悬空于水上,每栋情侣屋都有亲水平台,游客可通过此平台进入海水浴场。
游客在沙滩排球场上可参与沙滩排球、沙滩足球等游乐项目,也可在旁边的躺椅上休憩。为了与北侧公路隔离,我们设计了长18米高2米的假山与椰子树搭配隔离,并在假山内保留应急通道,以方便外侧酒店游客进出。

海水浴场平面图

海水浴场效果图

实景图
(四)温泉水疗中心
思拉堡温泉水疗中心的设计,着重突出东亚及东南亚混搭的特有风格,突出其休闲度假功能。在设计中综合运用多种设计手法,灵活使用各种材料和工艺,使温泉环境既雍容大气,富于国际化特征,又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温泉水疗中心分为室内游泳池、动感水世界、六颐泉区域和五福汤区域四个区域:
1、室内游泳池
位于水疗中心一层中央地段,泳池上空是透明的玻璃顶棚,很好的将光线引入室内,体验健康、放松和悠然自得的心情。

一层平面图

一层实景图
2、动感水世界
由水疗池和儿童戏水池组成,属于东区,体现了公共的秩序感和自然与生活的动感。在满足功能的情况下,更注重游客对环境的心理感觉。

平面图
3、六颐泉区域
主要体现环境的生态性,私密性较强,是相对比较静的区域。使用浅暖色系的石材、木材和部分环境小品,营造出中式传统文化的意境精髓,并且利用落地玻璃体现里外的通透性,将室外景致引入室内,互相衬托。

效果图
4、五福汤
取名名贵药材,运用了东南亚的风格,使用深色木材和热带植物为主要元素。环境设计侧重于华贵、典雅、温馨的室内空间,是适宜女性的泡池。

平面图
四、其他项目设计
(一)温泉广场与亭泉
从室内到室外通过冰火戏珠泉广场衔接,广场由封闭导引廊和开敞导引廊架围合,冬夏皆宜。封闭廊道位于西南,开放廊架位于东北,面向高尔夫球场景观开敞。两侧廊架内均设沐足池,围绕两侧廊道布置喷泉。广场直径约24米,结合阴阳理念,采用碎石铺装形成太极构图。广场上布置一个泉眼,另外还布置一个无水的雾池。亭依山势散落布置,通过木栈道与广场连接。通过木柱架空,亭边布置室内外两种泡池,并设活动明窗,冬季可保暖隔风,夏季取下可形成开敞亭廊。
在植物配置上,由于围合廊道是由玻璃制成,内外通透,故外侧种植常绿树木及花灌木,这样既不遮挡外界光线,花灌木的五颜六色又能起到丰富外围景观的效果,活跃气氛。廊道内侧种植早园竹,营造优雅宜人的氛围,同时使视线若隐若现,避免一览无余。
温泉广场剖立面图
实景图
(二)溶洞温泉
这一项目是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设计而成的,我们以塑石和真石结合进行景观营造,洞内景观按标高分为五个平台,从入口至出口逐次抬高。
溶洞泉剖立面图
溶洞内以洞壁为界限结合竖向地形进行景观分区设计与泡浴产品的安排。每个区域的泡浴池各有特色,池边搭配应景的小品,增加产品情境化。结合地形特点,我们在洞内也模拟自然设计了一些特殊的景观效果,例如“一线天”、流水洞天等,使游客在泡浴的同时亦可体验山谷洞穴的美景,不会感到单调和乏味。
在溶洞顶部的设计中除了有嶙峋的岩石和茂盛的爬藤植物外,我们还加入了采光设计,局部露天的格局更增加了洞内景观与外部景观的融合,溶洞外的植物或流水通过岩洞垂入室内,加上光影赋予景观的神秘色彩,使得泡浴的空间更富有浪漫的诗意。
植物配置方面因溶洞里光线不足,湿度较大,对于植物的生长限制因子较多,不适宜植栽植物,故选用盆栽的蕨类或藓类植物。在溶洞入口处采用攀援植物形成幕帘,柔化山体线条的同时,形成一种自然趣味。

实景图
(三)佛泉
佛泉借鉴泰式建筑的精髓,同时将东方禅文化的哲学内涵通过各种小品、植物、水系的搭建充分展现出来。由入口处矩形的泰式莲池泡浴区和四周靠近岩石壁的佛池主题泡浴区组成。
泰式莲池泡浴区,经过设计划分为中部荷塘、四角温泉泡浴的格局,使人在泡浴过程中有如沐莲花的感受。中心的构筑物是垂有纱帘的泰式景亭,内置佛家香炉供人使用,同时也为荷塘景观营造一种神秘的宗教色彩。
佛池主题泡浴区全部结合山石进行设计,由山石的落水形成的小巧水帘洞亦是这些泡浴区富有的特色,岩壁上装饰佛教的雕刻与经文,不仅烘托了佛教神秘的氛围,还增进了景观的层次感,从入口处看去半围合岩壁就是整个设计区域的背景图画。
佛院里常种一些特定的植物,如喻之清静的莲花,代表坚韧的翠松。故本项目在植物配置上,以具有中国味道的秋色叶的古树以及常绿树为主调,增加园内古朴、清幽的氛围。所选树种为:银杏、元宝枫、油松、龙柏、桧柏、白皮松、华山松、苏铁、箬竹、早园竹、梅花、莲花、荷花。

佛泉泡浴区展开立面
(四)五彩叠泉
我们通过区分池底池壁材质颜色及洒落不同颜色的花瓣,配合周边开花植物,来打造五彩叠泉的意境。泡池分布在顶部两侧的山体上,游客通过石台阶进入泡池。山谷尽头设有由木结构构筑而成的观景平台,下部依山有3米宽小叠水瀑布水景,底部有由石头围合而成的蓄水池,叠水打到蓄水池内发出动听的山谷水声。
植物方面以开花类植物为主,常绿树作为背景树加以遮挡和衬托,采用树种为油松、华山松、云杉、山桃、山杏、海棠、美人梅、蜡梅、连翘、迎春、太平花、珍珠梅、平枝荀子,大叶黄杨球、小菊、紫罗兰、萱草、马蔺、郁金香、婆婆纳,五彩缤纷的花灌木与地被花卉竞相开放,与倒影交相辉映,形成多姿多彩的温泉世界!

瀑布剖面图 观景台
(五)林泉
林浴,是由桑拿浴、日光浴等派生出来的一种时尚流行语,即到树林中去沐浴感受那里特有的气息、氛围。除了木质发出的香气之外,林中小溪的流水声、触摸树皮时的感觉也会让人心旷神怡,享受森林的浸润。本项目设有桃泉、竹林泉等来满足不同浴客的需求。

平面图
(六)无泉服务亭
无泉的建筑风格与琴台堡、畅景海泉一致,为地中海风格,包括休息、淋浴、卫生间等功能空间。本项目设有一个方形圆顶和一个圆柱形草顶共两个地中海风格的休息厅,两者通过换洗廊相连。

平面图
(七)曲水流觞
本项目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曲水流觞”的艺术形态,在此以温泉山水表现出来,与周围地中海建筑完美搭建,以原生态的形式展现给客人。主要功能区由休息亭和服务亭构成,内设一个泡池,池内设有一石桌成流杯渠,客人可以在沐浴阳光和泡温泉的时候享受古人流杯趣事。
植物方面以常绿树种为主基调密植,采用具有野味的树种,如油松、龙柏、云杉、黄栌、珍珠梅、棣棠、天目琼花、早园竹、沿阶草,树荫底下种鸟巢蕨、铁线蕨,乔灌草有机结合,形成自然山林的效果。

立面图
五、实景欣赏
产品的多样化决定人气的聚集和提升,我们设计包含中式、日式、欧式、东南亚、地中海等多种世界温泉风情,包含室内器材水疗、室外森林SPA、南亚风情戏水乐园、山谷养生泡池等温泉区域及石板温泉、水晶浴、溶洞药浴等特色浴种,以满足旅客更多体验需求。


中国旅游规划甲级资质单位-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New Dimension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 Ltd.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