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21 来源:威海晚报
全市重要地段要树立中、英、韩、日、俄文标志牌;保护海草房生态民居,形成威海市独有的旅游民居住宿类型,打造威海市旅游住宿品牌……昨日,记者从市旅游局获悉,《威海市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2012-2016)》日前印发实施,我市将通过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餐饮、住宿、公共服务设施等行业的服务质量。
2012年3月15日,国家旅游局公布了第二批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城市名单,威海名列其中,是此批名单中山东省唯一入选的城市。此前,威海发布了《荣成民俗馆服务规范》《刘公岛景区旅游服务规范》《赤山景区导游服务规范》等三项地方标准。为全面提升餐饮、住宿、公共服务设施等行业的服务质量,我市制定并出台了《威海市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2012-2016)》。
《规划》提出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具有威海特色、以休闲度假旅游为核心的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改善威海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及旅游保障服务设施;培养一批运作规范、管理先进、服务优质的旅游标准化示范企业;创新旅游标准实施方法、监督管理机制和运行反馈机制;力争景区、旅行社、宾馆、交通、娱乐、导游、餐饮等企业主要服务流程的标准实施率达到90%以上。
从旅游市场来看,威海入境旅游发展迅猛,其中,韩国、日本、俄罗斯是威海市主要入境客源市场,尤其是韩国游客占入境游客总量的80%。但是,温泉旅游、高尔夫旅游、邮轮旅游、农家乐、渔家乐、垂钓旅游等新兴旅游业态及特色旅游产品至今尚未通过旅游业术语的形式加以规范界定。为了提高我市旅游产品在国外旅游者中的辨识度,《规划》提出,加快制定《威海市旅游业特色基础术语》,确定英、韩、日、俄4种语言的规范表达形式,规范旅游业发展基本层面的常用语及特色旅游产品。
根据《规划》要求,我市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码头等重要口岸,将树立大型电子(电视)导游、导购图屏幕;在商业步行街、大型商贸楼、宾馆前广场或室内大堂、景点(线、区)、公共汽车停靠站等重要地段,树立中、英、韩、日、俄文标志牌和彩色导游、导购、导览图,在宾馆、饭店、机场和车站等游客集散场所放置或派发旅游宣传册,方便旅游者在选择或开展一种或几种旅游活动时,都能享受到有效的导览服务。
另外在规划期内,在市区主要交通枢纽、车站、码头、机场及特色街区要新建10个以上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基本覆盖全市主要公共场所;在各县级市主要交通站点、旅游景区设置至少1个游客集散中心和3至5个旅游咨询服务中心。
《规划》还特别提出,保护海草房生态民居,延续海草房文化,传承海草房民俗文化,实现经济、生态和文化效益的协调统一,形成威海市独有的旅游民居住宿类型,打造威海市旅游住宿品牌。
中国旅游规划甲级资质单位-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New Dimension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 Ltd.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