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海宁市非遗保护工作的六大亮点

2015-01-20 来源:凤凰旅游

       海宁非遗保护工作亮点一、二、三

亮点一:非遗申报再创佳绩。一是《潮神祭祀》入选第四批国遗名录。12月3日,国务院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海宁市的非遗项目《潮神祭祀》作为民间信俗的拓展项目,正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是继2006年海宁皮影戏和硖石灯彩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后,海宁市的第三项“国宝”;二是再次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12月19日,在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文化部举行了2014-2016年度命名颁牌仪式,正式公布442个2014-2016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海宁再次以“硖石灯彩”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三是成为浙江省首批传统戏剧之乡。10月31日,浙江省文化厅公布浙江省传统戏剧之乡名单,此次共评出第一批浙江省传统戏剧之乡22个,海宁市斜桥镇凭借“海宁皮影戏”榜上有名,列入浙江省传统戏剧特色镇(街道)。

亮点二:对外交流渠道不断拓宽。一是亚太地区交流频繁。1月,硖石灯彩亮相在美国加州帕萨迪纳市亚太博物馆举行的“浙江传统手工艺走进美国过大年”活动,共展出《球形宫灯》、《花瓶灯》等20件硖石灯彩作品。9月,海宁皮影戏作为中国木偶皮影戏的代表,赴伊朗德黑兰参加第十五届国际木偶节,在德黑兰剧场内表演了童话剧《小花猫钓鱼》、中国传统神话剧《水漫金山》;二是两赴台湾展示展演。5- 6月,海宁皮影戏和硖石灯彩参加在台中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举行的“忆江南――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共展出《青莲舟灯》、《球形宫灯》等灯彩作品7组,《锁阳城》、《闹龙宫》等皮影戏作品3组。10月,硖石灯彩参加在台北举行的第十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共展出硖石灯彩作品20件;三是非遗展馆吸引各国来宾。硖石灯彩馆、海宁皮影戏馆等非遗展馆,不断吸引各国来宾参观。1月,加拿大达蒙维市市长亚历山大・屈松一行,参观了海宁市博物馆的硖石灯彩展厅,并观看了海宁皮影戏演出。9月,亚洲轮滑锦标赛轮滑委员会委员参观了海宁盐官景区皮影戏馆、硖石灯彩馆,及传统丝绵被制作技艺、三把刀制作技艺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四是硖石灯彩出口新西兰。硖石灯彩有限公司承接了“宁波新西兰中国灯会”的灯彩制作任务,共制作《牌坊灯》等大中型灯彩5组、走马灯16件、气氛挂灯150盏、地灯50盏、荷花灯(水灯)10盏,共计231件。这些灯彩已运往新西兰奥克兰市,将于2015年元宵节亮相。

亮点三:参赛评比获重量级奖项。海宁市灶头画艺人董子良和费志祥作为海宁灶头画的代表,参加“2014年嘉兴灶头画邀请赛”,分获一等奖和二等奖。海宁皮影戏和硖石灯彩作品参加第四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共荣获1金3银5铜,其中硖石灯彩中生代传承人张峻伟制作的《烟雨舫》荣获一等奖。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五届金狮奖全国木偶皮影中青年技艺大赛”,海宁皮影戏艺人张靓、汪志良分布凭借《妯娌缘》和《孙悟空大战牛魔王》的精彩演出荣获“表演奖”,孙江阳、徐芦燕共同制作的《孙悟空大战牛魔王》道具人物,形象鲜明、彩绘精美,荣获“偶型制作设计奖”。在浙江省文化厅举办的“中国梦想・美丽浙江”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艺主题创作展评比中,硖石灯彩作品《乘风破浪》获一等奖、农民画作品《梨园人家》获二等奖,海宁市文化广电出版局获优秀组织奖。

       海宁非遗保护工作亮点四、五、六

亮点四:特色民俗活动持续繁荣。一是举办“灯彩照亮梦想・潮乡绽放美丽”海宁市2014年元宵硖石灯会系列活动,此次灯会共开展挂灯、灯展、灯谜、民俗活动四大内容,共展出大型硖石灯彩灯组7组,精品灯50余盏,挂灯、地灯、荷花灯等1000余盏,吸引市民8万多人;二是在大脚板儿童乐园举办“时间去哪儿了・儿时的记忆”海宁市清明节民间艺术面对面活动,硖石灯彩、串珠花、粉塑、风筝制作等8个项目现场展示了制作技艺,同时还开展了滚铁环、转陀螺等民间趣味游戏;三是举办2014年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先后举办海宁市端午节裹蚕讯粽比赛、表彰海宁市文化遗产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举办“薪火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师徒作品展、“指尖上的艺术”海宁粉塑技艺挑战赛、海宁皮影戏学徒技艺展示汇演、粉塑传习班等系列活动;四是举办2014中秋灯会系列活动,在海宁市博物馆展出大型灯彩6组、精品灯100多件、挂灯100多盏,在海宁市图书馆总馆及15个分馆联动举办“第七届中秋灯谜会”,在海宁市文化馆举办了亲子做月饼、扎花灯、民俗知识讲座等活动。

亮点五:人类非遗海宁皮影保护形式多样。一是承办浙江好腔调传统戏剧展演(“皮影戏说”、“木偶情缘”)演出。2014年5月27日,在海宁市大脚板乐园举办了由浙江省文化厅、浙江日报社、浙江广电集团、浙江省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主办,海宁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九届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暨2014“浙江好腔调”传统戏剧系列展演首场(“皮影戏说”、“木偶情缘”)演出。来自全省各地的12支队伍参加演出,其中皮影队3支、木偶戏队伍5支、布袋戏队伍4支,吸引各地观众数万名;二是顺利完成海宁皮影戏传统剧目录音录像2014年度工作任务。共完成《滁州城》,《龙灯传》,《天虎关》,《小登帝》,《锦绣袍》15部传统剧目的录音录像工作;三是开设周王庙镇皮影戏传习班。传习班学员主要是村级文化阵地管理员和学校教师,并由海宁皮影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徐二男和影偶绘制学徒徐芦燕分别担任操作指导老师和影偶绘制老师。

亮点六:非遗基础保护工作蓄势勃发。一是非遗书籍编纂基础工作扎实。一方面,基本完成《海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上卷文字编纂、插图绘制工作,共撰写文字15万字,插图70多张。下卷的民间艺术章节、手工技艺章节、民间习俗章节基本完成初稿,正在进行文字资料完善补充及照片征集工作。另一方面,完成了《海宁传承人故事》所收录的所有传承人的采访和文案写作工作;二是非遗馆规划设计工作进展迅速。海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集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展示、展演互动、传承交流、管理研究、制作工坊、旅游商贸、休闲娱乐为一体,项目选址在盐官景区宰相府第风情街以北区块。项目总占地面积约23685平方米,其中项目一期占地面积约11608平方米,项目总投资约1.2亿元。目前,项目一期主展馆建筑设计方案已完成论证,进入招标施工阶段。

阅读全文

下一篇

江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板凳龙和走马灯

绿维动态
本文标签:

中国旅游规划甲级资质单位-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New Dimension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 Ltd.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