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传媒调查中心研究员张蕾:民宿的发展建议

2018-04-18 来源:绿维文旅

 我觉得首先从概念上来看,其实民宿是舶来品,并不是中国产生的,民宿是家庭限制的自己住房和家庭副业经营。所以其实在大陆的民宿80%以上的都应该叫乡村精品酒店,因为大部分是输出,还有叫低奢的,并不是真正的日本、台湾和欧美国家所提到的民宿。民宿的精神核心应该是主客互动和在地文化。民宿大部分需要的是民宿主的主人,他自己所代表的一个理念或者是一个情怀和情结,或者是他自己的文化认同甚至是这个主人自己的圈子所融入的人群,是主客互动和圈子的经济效应。

民宿从2014年开始逐渐火起来,在2015年2016年是异常火爆的阶段,我觉得2017年还是稍微处于冷静化比较理性的阶段,原因可能有很多。曾经去网上的大数据调研,民宿的舆论热度和经营热度的关系,其实是不匹配的。最典型的是北京,北京的民宿舆论热度非常高,但其实北京的民宿或者是民宿运营好的几乎没有。云南,中国民宿的起家除了莫干山就是大理,丽江就有很多类民宿产品,但舆论热度很低,大家基本不谈论。陕西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舆论热度比较低,经营热度也比较低。从整个大的行情层面上,为什么民宿受欢迎,调研发现,民宿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去住的,受众群体基本是70、80和90。70后有着乡村情结,我要返乡,我要看看田园,80后要的是情调、小资,认为这个是身份的体现和象征,90后要的是个性,是情绪管理或者是释放的基地,所以这又涉及到他们的子女。

从旅游管理部门,我觉得要做的是:

一是关于民宿选址和建设决策的分析报告,基于现有的客观大数据,要为行业进行一个科学的引导和指引进行有序的建设,不要浪费。

二是形成省一级的民宿行业评定和评价标准。基于民宿这一类的非标独家产品,需要有一个评定,规范化经营,同时也保证消费者权益。

三是民宿主、管家及经营者的执业培训,特别是对民宿主或者我们叫酒店的管家以及运营者,一定要进行职业培训,提升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的品质,规范竞争。

四是提供省级的智慧旅游、OTA、共享民宿的平台服务,提供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土地及产权等保障。基于民宿,我觉得从省一级应该去设计,包括智慧旅游、在线旅游,甚至是共享民宿的智慧交换平台,加强省内市际之间的民宿互动,形成特色的民宿标杆品牌。很多时候民宿现在是自发的,从旅游管理方,民宿很多时候的成功,一部分是自己运营的成功,另一部分是要依托外部的大交通,基础设施包括上下水的问题,交通、土地,集体产权的切分等问题,这需要政府来保障,要从政府端去引领,保证经营者的利益才能保证旅游者的利益,只有牢固稳定了基础才能再谈提质或者是提量。

最后是旅游扶贫,可以将一村一馆(故事馆/博物馆/文化馆)融入民宿,将一村一品(特产/农产/工艺)嵌入民宿,提升文化的辐射基础,推销特色产品,同时也算是精准扶贫的一种手段。

总之,民宿等非标度假产品,是传统度假产品的有力补充,除了民宿之外还有集装箱酒店、房车营地等,但还处在探索阶段。

阅读全文

下一篇

如家中高端酒店事业部总经理缪峻:民宿投资回报周期只是酒店的三分之一

绿维动态
本文标签:民宿

中国旅游规划甲级资质单位-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New Dimension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 Ltd.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