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06 来源:365地产家居网
昆山城市发展前20年的辉煌得益于昆山主城区的依托,但是处于飞速发展中的昆山,面临着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需经历的阵痛和瓶颈:主城区越来越窄小、人口密度高、建筑密度大、车辆密度强、就业难度大,急剧增长的人口与拥堵的城市,向昆山亮出黄牌。目前的昆山主城区已经不能支撑城市的进一步腾飞,人流、配套等饱和度让主城从“依托”变成“门槛”。
昆山“变脸”中 “卫星城”规划模式再创下一个昆山20年
一个城市着眼长远发展,就必须改变单中心城市格局,通过区划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引导人口向郊区、向非中心组团转移,不断外拓城市发展空间,降低人居密度,分散交通流。
昆山深谙发展之道。在《昆山市城市总体规划》中,昆山政府规划有“一主一特四副”的“卫星城”发展体系。“一主”指新昆山站至旧城地区,承担综合性商业、商务功能的城市主;“一特”指花桥国际商务,以总部办公、服务外包、物流等现代商务功能为主、兼具综合功能的特色;“四副”指东西南北四个城市副,其中东部副承担科技研发、文化展示、商务金融等综合功能;西部副以行政办公、教育科研、文化、体育、会展为主导功能;南部副承担商业零售、文化娱乐等综合功能;北部副承担商业零售、商务办公、商贸物流、文化娱乐等综合功能。
简单来说,东拓整合花桥、融入上海(楼盘);西育联合苏州(楼盘)、保育阳澄;南优优化吴淞、转型升级;北延昆太联动、提升二产。“产业向东、居住向西、交通南走”,当给一个片区的发展冠上固定的发展特色时,以片区核心配套资源为中心的城市副中心开始崛起,昆山“卫星城”崛起的模式已然成形。
中国旅游规划甲级资质单位-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New Dimension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 Ltd.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