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国房地产创新发展报告》系列解读之可续建筑

2015-01-27 来源:绿维创景 全经联

       2014年中国可续建筑发展现状及特征

编者按:《2014中国房地产创新发展报告》是由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执笔,全国房地产经理人联合会研究院编制,全国房地产经理人联合会发布的,以“2014地产行业的创新发展”为研究重点的行业报告。本报告在全经联各专委会、会员企业的大力支持下,形成了新型城镇化、可续建筑、商业地产、写字楼与综合体、文化与旅游地产、养老住区、园区地产、房地产金融投资、人力资源和房地产服务创新等十大方面2014年的创新总结与2015年发展展望,并分析了诸多创新案例。我们将以连载的形式,陆续发布《2014中国房地产创新发展报告》的相关内容,以飨读者。敬请期待!

以下为《2014中国房地产创新发展报告》系列解读之可续建筑篇。

一、2014年中国可续建筑的发展现状及特征

2014年是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有条件强制执行的元年,中央政府以切实转变城乡建设模式和建筑业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为目的,以行政监管、规范标准限制和政策倾斜、财政补贴为手段,双管齐下,力求促进绿色建筑及相关产业的迅速、健康发展。纵观2014年全年,中国绿色建筑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以星级绿色建筑为代表各类绿色建筑数量呈几何级增长,预示着绿色发展是大势所趋,中国建筑发展的必由之路。分析国家政策和市场反馈可看到如下几方面的特征:

1、政策方面

(1)行政需求与干预强烈

政策强制推动力度逐级放大,地方政府发展绿色建筑的意愿强力,推出的地方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要求均高于2013年初住建部和发改委颁布的《中国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特别是以北京市为代表的诸多经济发达城市与区域提出新建建筑100%至少达到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一星的要求,因此政策引导和政府意愿是目前绿色建筑发展的强大动力。

(2)财政补贴相继到位

虽然国家的“二星”绿色建筑补贴45元/㎡,“三星”绿色建筑贴80元/㎡的具体操作办法还未出台,但很多地方政府在国家财政补贴的基础上已经颁布并实施了地方补贴政策。

(3)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报批稿已通过审批,预计2015开始执行

这是目前现有《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使用8年后的首次更新,这次更新是在总结前期使用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从评价方法、结构体系、适用范围、评分体系、条文定量和定性分析、标准灵活性、评价要求和难度等方面进行了升级。此标准是我国绿色建筑发展重要依据文件之一,新版的升级能指导我国绿色建筑更健康顺利的发展。

2、市场变化

(1)一系列行业盛会的召开以及行业专业机构的成立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第十届国际绿色建筑大会、上海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科技周、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建筑节能及新型建材展览会等会议的召开,以及“中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联盟” 等可续建筑行业协会的成立,对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国际合作积极展开,中国绿色建筑房地产公司也开始走向国际

青岛中德生态园、天津滨海新区中加低碳生态区等项目的启动,以及加拿大木制建筑进入中国等一系列事件的背后,预示着在可续建筑领域,国际合作已展开。另外,2014年朗诗公司开展境外开发业务,预示着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开始和国际建设水平接轨。

(3)资本市场开始重视绿色建筑行业

2014年9月底,朗诗集团在香港资本市场平台朗诗绿色地产(HK.00106)发行了一笔总额1亿美元、息率9.56%的三年期有质押担保私募债券。证券市场的重点公司推荐也表明,绿色建筑迎来春天,节能服务有望成就全国性大公司。

       2015年可续建筑发展趋势

 

二、2015年中国可续建筑的发展趋势

1、政策支持促使绿色建筑不断升温,将造就巨大的市场份额

绿色建筑目前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预示着未来有望获得快速发展。中央和地方政府正联手以“强制和补贴”并行的方式推动建筑节能,仅仅以《中国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中要求“十二五期间,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到2015年末,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估算,按目前统计计算的一星绿色建筑增量成本50-80元/㎡ ,二星绿色建筑增量成本120-200元/㎡,三星绿色建筑增量成本200-300元/㎡ 估算,将直接造就800-1000亿以上的市场增量规模,而由其带来的节能环保相关行业的增量需求将逐级放大。

2、既有建筑绿色改造将成为一个市场新热点

这些改造包括北方供热地区的建筑节能改造、供热系统及热计量改造、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改造、农村老旧房屋节能改造、建筑节水改造以及建筑太阳能利用改造等等。由于既有建筑存量巨大,市场规模相当可观。

3、绿色建筑相关技术研发推广迎来市场机遇

绿色建筑所需要相关技术设备、建材部品等,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节水与水资源综合利用、绿色建材、废弃物资源化、环境质量控制、提高建筑物耐久性等方面的技术,自然采光、自然通风、遮阳、高效空调、热泵、雨水收集、规模化中水利用、隔音成熟技术,高效节能照明产品、风机、水泵、热水器、办公设备、家用电器及节水器具等都是绿色建筑发展的需求和支撑,随着绿色建筑的蓬勃发展,机会与挑战并存。

4、建筑产业工业化将继续引领未来发展方向

建筑产业工业化是建筑发展的方向,工业化产品对建筑的生态足迹、耐久性、节能性、维修维护便捷性等方面都能给与巨大的提升,因此是国家住建部大力推行的发展方向,目前也有一些尝试性的应用。

       创新大事记

 

三、创新大事记

1、住建部与飞利浦合作共同申报课题研究工作

2014年3月1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与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就共同申报开展中国办公照明未来趋势课题申报研究工作,签订框架协议;此次合作将为推动我国的绿色建筑及节能事业发展,促进绿色照明科技的进步,发挥积极作用。

2、上海市发布《上海市绿色建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

2014年6月5日,上海市发布《上海市绿色建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对新建绿色建筑、新建装配式建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指标做了相应规定。

3、中德生态园被动房项目签约

2014年8月7日,德国被动房研究所与荣恩建筑师事务所项目青岛联合办公室揭牌仪式在中德生态园举行,这是中德两国被动式建筑合作项目的进一步推进。未来,德国被动房研究所和荣恩建筑师事务所,将与中德生态园共同合作开展园区被动式建筑项目的设计、咨询、培训、施工、认证等工作,推动中德生态园“全国被动式建筑推广、建设示范基地”的建设。

4、中加低碳生态园区启动

2014年9月17日,中加两国已在天津滨海新区范围内开展“中加低碳生态区项目”,这是首家中加低碳生态示范区试点项目。目前天津、北京等地公司已表示出投资意向。

5、朗诗进入美国市场

打造绿色科技住宅的朗诗,于2014年10月在美国加州宣布正式进军美国房地产市场。朗诗美国以成为美国本土市场的绿色住宅开发商为定位,以美国本土市场为主,同时兼顾部分中国市场。

6、当代置业发布“恐龙1号”及“智能化家居”

2014年10月31日,当代置业在“全周期室内空气质量解决方案发布会”发布了当代置业极力打造的“恐龙1号”及“智能化家居”,并邀请到场供应商共同启动“绿色智能联盟”。

7、肯雅隆实现了民间金融资本与绿建产业的完美对接

肯雅隆作为民资领域的中坚力量,积极汲取国际资本运作成功经验,立足本土资本市场特点,研发成功了定向运作绿色住宅产业的CMB绿色建筑产业发展基金模式,为民资行业的发展开拓了新的科学、严谨的发展途径,将民间金融资本与绿建产业完美对接。

(本文内容摘自由全国房地产经理人联合会发布、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执笔的《2014中国房地产创新发展报告》。内容由全经联可续建筑委员会协助提供。其他频道发布请注明来源。)

相关阅读:

 《2014中国房地产创新发展报告》系列解读之综述

《2014中国房地产创新发展报告》系列解读之新型城镇化

 

《2014中国房地产创新发展报告》系列解读之写字楼与综合体

《2014中国房地产创新发展报告》系列解读之商业地产

《2014中国房地产创新发展报告》系列解读之文化和旅游地产

《2014中国房地产创新发展报告》系列解读之养老住区

《2014中国房地产创新发展报告》系列解读之人力资源

《2014中国房地产创新发展报告》系列解读之房地产服务创新

 

《2014中国房地产创新发展报告》系列解读之新型城镇化创新案例

《2014中国房地产创新发展报告》系列解读之可续建筑创新案例

《2014中国房地产创新发展报告》系列解读之休闲商业地产创新案例

《2014中国房地产创新发展报告》系列解读之写字楼与综合体创新案例

《2014中国房地产创新发展报告》系列解读之养老住区创新案例

《2014中国房地产创新发展报告》系列解读之文化与旅游地产创新案例

《2014中国房地产创新发展报告》系列解读之园区地产创新案例

《2014中国房地产创新发展报告》系列解读之金融投资创新案例

《2014中国房地产创新发展报告》系列解读之人力资源创新案例

《2014中国房地产创新发展报告》系列解读之地产服务创新案例


 

阅读全文

下一篇

《2014中国房地产创新发展报告》之写字楼与综合体

绿维动态
本文标签:旅游房地产 规划设计 地产创新

中国旅游规划甲级资质单位-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New Dimension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 Ltd.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