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场所卫生规范”等三大规范出炉

2012-12-05 来源:温泉之家

      

“世界温泉之都”授牌在即,《重庆市温泉旅游服务质量规范》、《重庆市温泉场所卫生规范》、《重庆市地热水资源综合利用规范》等三个关于温泉的三大规范也相继出炉。其中,《重庆市温泉场所卫生规范》还在网上公示阶段。我们从中找了一些与市民密切相关的规定,让市民泡温泉泡得更加明白、健康、安全。

卫生:浸脚消毒池水每4小时换一次
泡温泉,卫生最关键。《重庆市温泉场所卫生规范》明确规定,每年进行至少二次温泉水质、室内空气、用品用具卫生检验,并保证达到相应卫生标准。
浸脚消毒池水应每4小时更换一次。肝炎、重症沙眼、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中耳炎、肠道传染病、精神病、性病等患者和酗酒者是不能进入温泉场所的,温泉场所醒目位置应有明显的提醒标志。
温泉景区应当制定温泉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预案或者方案。应建立健全卫生管理档案,并由专人管理。各类档案记录应进行分类并有目录,方便查阅。有关记录至少保存二年。

温泉景区的从业人员须身体健康,具备年度体检健康合格证明。直接为顾客提供服务的人员应具备一定的急救知识及技能。而且还应当建立卫生培训制度,组织从业人员学习相关卫生法律知识和卫生知识,并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安全:制定各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重庆市温泉旅游服务质量规范》中,对安全问题作了详细规定。
在温泉池的建造上,要求设置相应的安全设施,如台阶扶手,便于宾客出入。池边应光滑无棱角;地板应使用防滑材料;注水口处应有明显温度标志;加料温泉池应有相应功效说明;水深达到80cm应有水深标志。

温泉景区能为宾客提供意外事故的现场临时急救护理,并具有及时转送相关医务单位的用具和交通工具。

温泉景区还应制定地震、火灾、食品卫生、公共卫生、治安事件、交通事故、溺水事故、宾客高峰时期、设施设备突发故障等各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安全疏散、火灾扑救、突发事件等演练预案。要设置急救室,医务人员需经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应资质证书。

监督:公布投诉电话号码
在温泉景区内,还应设置中英文对照引导标志,有当日水温、水质等信息介绍,方便宾客在沐浴前获取相关信息。
应同时对泉口和各种泡池的泉质进行检测认证,并公示出来。
建立服务监督机制,设意见本,主动接受监督、公布投诉电话号码。
对宾客的投诉必复,认真及时地处理宾客的意见和建议,建立投诉记录档案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反馈投诉者。

阅读全文

下一篇

我国温泉新文化

绿维动态
本文标签:

中国旅游规划甲级资质单位-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New Dimension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 Ltd.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