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24 来源:绿维创景
旅游产业的发展,历来与就业问题是息息相关的,近日国家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就业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形成就业与产业协调发展的机制,到2015年,旅游就业规模从目前的六千万增加到1亿。这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为此,绿维创景进行相关的专题研究报告,详细内容参见旅游运营网(www.lwcj.com)。
一、旅游与就业
1、旅游就业概念的三个层次:国家发改委、旅游局组织的课题组推出《中国旅游业就业目标体系与战略措施研究》,提出旅游业的就业范围,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旅游核心产业就业人数(旅游住宿、旅行社、景区、旅游车船公司等);二是旅游特征产业就业人数(直接或者和旅游密切相关的餐饮、娱乐、交通等);三是旅游经济就业人数(旅游拉动的直间接就业)。
2、旅游就业的六种地域模式:大型景区;旅游城市、交通枢纽和集散地;环城度假带;旅游交通干线及站口;旅游小城镇及乡村;产业旅游带动。
3、发展旅游业是促进就业的首选途径:旅游业的就业容量大、关联带动性强、工作方式灵活多样,使得发展旅游业成为了政府促进就业的最好的选择。
4、就业之与旅游产业发展:人力资源――未来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改善旅游产业发展环境,增强从业人员素质;创新旅游业态等。
5、旅游业的就业增长点:主要集中在十个方面:新型住宿接待业、特色餐饮业、旅游景区景点开发、旅游商品生产与销售、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新兴服务业、旅游文化娱乐业、旅游交通运输业、旅游劳务输出。
二、旅游就业政策解读
1、《关于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就业的指导意见》
2、其他国家级相关政策
3、地方相关政策
4、其他政策
三、旅游就业政策利用与商机
1、宏观环境:旅游发展形式更好、机会更多、环境更佳,人力资源获得成本更少、质量更好。
2、政府层面:产业发展、招商、上下级的协调,试点帮扶等。
3、企业层面:政策支持(资金、税收、土地等等),多种资金渠道、新业态的拓展等。
4、个人层面:个人与农民创业(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弱势群体的就业等。
5、相关案例。
本研究报告全文,请参见旅游运营网(www.lwcj.com)。
中国旅游规划甲级资质单位-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New Dimension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 Ltd.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