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城创新打造手法初探

2010-09-10 来源:绿维创景

       我国影视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部电影给一个人,一个地方,一个国度带来的影响,是不可轻视的。纵观国内外,以影视拍摄、制作的全过程及与影视相关事物为吸引物的影视城,在旅游业界逐渐盛行。当前中国旅游产业正在从观光主导型阶段向休闲度假、文化体验主导型阶段进行系统升级。在这一背景下,依托影视剧(及后续同类文化主题影视剧)的拍摄、热播为影视城带来形象力,打造相关文化体验性旅游产品,已逐渐成为倍受市场青睐的新型休闲、体验型产品,也是旅游消费的热点所在。

相较于国外,我国影视旅游起步较晚,发展阶段较为落后,盈利状况也令人堪忧。据统计,目前我国通过审批的影视城有110多家,但能够正常运作的只有十四五家,而更令人咋舌的是,在这十四五家中只有浙江的横店影视城、宁夏的西部影视城以及北京怀柔影视城等运转较为良好,大部分影视城,少有剧组进驻,游人也寥寥无几。

通过对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影视城的核心竞争力和特色产品的分析(详见表1),我们发现,我国大部分影视城都实现了与旅游的对接,旅游产品正在从观光型向休闲体验型转变,核心竞争力也开始关注专业化、规模化、多主题的影视拍摄功能的塑造,但还是摆脱不了以上的悲剧。究其原因主要

有以下两点:

1、产品形式与旅游者的需求有差距

目前国内的影视基地大多呈现一种中间状态,即外景地拍摄加旅游观光,其收入也主要来源于这两个方面。然而,现实中,影视城的数量大大超过了影视剧拍摄的需要,很多影视城不得不降低价格甚至免收场租费。据横店影视旅游杂志社总编辑曾毓琳表示,影视方面的收入,连维修费都还不够。靠影视拍摄赚钱,一个字,难。于是,很多影视城转向了旅游。但影视城内大量的人造景观、单一的观赏模式,很难使游客保持持续的兴趣,也难以满足他们对影视制作的好奇,旅游也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困境。

2、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产业集聚不足

国外影视基地的打造模式除了像环球影城这样的影视主题娱乐公园外,就是好莱坞式的影视产业功能聚合中心,它将电影筹拍、后期制作、出品等影视专业功能聚合在一起,创造多元化的盈利模式。

而在我国影视城虽多,却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也没有形成一个产业聚集基地。从而导致影视城的抗风险能力较弱,也极易形成同质竞争。

表1:我国影视城现状分析

       影视城创新打造手法探讨

影视城是文化企业,它所能够提供给游客的产品(体验)大致有以下几种功能:影视拍摄功能;教育传播功能,娱乐或者游戏功能(尤其是游客可以参与其中的活动,比如竞技娱乐活动);审美或者情绪满足功能(体验一种氛围或者说与游客特定心理需求相吻合的环境,如:投身影视剧环境);文化活动展示功能(关于人的独特的价值观念所表达出来的行为,比如观看表演)。因此,影视城在其打造上应满足这几种功能的需求。

 

1、一切都是动态的

影视城营造一种真实的虚拟环境,任游客沉浸其中。如东京迪斯尼乐园,它的五大主题乐园中共有35项精彩的表演,其共同特征是一切都是活动的,有声有色的。奇怪、新颖、惊险、激烈的情景和人物,会使游客忘掉现实,进入另一个世界。在这种装置的驱动下,全园总数在2000个以上的人偶和动物个个惟妙惟肖,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使人如身临其境。

2、永远建不完的乐园

影视城作为一种主题乐园,必须引领时尚潮流,不断挖掘新奇项目,才能保持有利的市场。如迪斯尼乐园就实行了以不断添增新的游乐场所和器具及服务方式来吸引游客和让来过的游客重新再来的经营策略。该乐园原建设投资为1500亿日元(约10亿美元)。25年来,为建设超级音响设备和多个游乐场所又先后投资了将近2000亿日元。这样,就可以使游客不断有新乐趣和新体验,从而使迪斯尼乐园持续保持巨大的魅力。

3、深度影视体验

让游客在影视体验游中充分体验剧组生活,圆一回明星梦,真正感受“激情DV游,我拍我快乐”的激情。利用影视城丰富的场景资源,根据活动拍摄需要,设计制作了服装、道具,布置了室内场景、编写了剧本,为普通人圆一回明星梦。也可以将电影中的特殊拍摄效果重新展现,并请观众客串演出剧中的情节,一边拍摄一边解说,让游客在娱乐中体验影视拍摄的真实过程。

4、节庆活动

节庆活动在旅游开发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它对于项目的宣传和人气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影视城可根据自身特点举办各类节庆活动。如横店影视城举办的“游一次横店,过五种新年”活动,通过秦王宫――先秦洪福年、清明上河图――大宋风情年、明清宫苑――快乐幸运年、广香街――欢笑粤港年、梦幻谷――温情水乡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主题表演

根据影视城所拍摄的知名电影,设计相关主题表演。如好莱坞环球影城中的海洋战争、西部荒野特技表演、光焰旋风等主题表演,对延长游客游览时间、提高趣味性具有重要作用。

6、电影主题游乐设计

影视城游乐化是影视城发展的趋势,可根据影视城营造的特殊环境氛围和拍摄的主要影视作品,对传统游乐设施加以包装设计,使其符合影视城的主题要求,与影视城融为一体。如好莱坞环球影城中经典项目侏罗纪公园,形态生动的恐龙,危险奇异的侏罗纪丛林、游船从高空俯冲入水的刺激,都让人兴奋不已;终结者(Terminator)游乐区,以3D电影和真人结合的方式,重温魔鬼终结者的恐怖场景。

7、其他

除以上打造手法外,还有其他许多打造手法需要摸索与探讨。

       影视城运作模式探讨

    单独做影视拍摄基地是很难生存的,影视城需要与各种旅游形式或是经营模式实现对接。比如在产品形式上有国外盛行的主题乐园和产业集聚区模式,在运营管理上有成功的连锁和移动模式。影视城该如何运作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

 

1、主题乐园模式

十多年前,伴随着理论界一场旅游资源能否移动(复制)的学术讨论,上百个旅游主题公园走到游客面前。伴随影视城的游乐化经营,影视城作为主题公园的一种,以影视为主题的游乐化设计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可应用主题乐园的运营模式。按客源市场分,主题乐园可分为目的地和地区性两大类,前者是指一些知名度很大,有很强吸引力,能吸引外国游客将其作为度假或旅游目的地;而后者则是当地和周边地区游客经常光顾的景点。影视城可根据自身的市场定位,选择不同的经营模式。

2、产业集聚模式

影视是一个产业,如果影视城能够以低廉的成本和优质的服务吸引剧组,通过打造知名影视制作,吸引游客、追星族、群体演员、演艺人员等,带动旅游业发展,进而又反哺影视制作,并带动会展业、演艺培训等其他行业的发展,就会创造出一条多元化盈利的路子。

3、连锁经营模式

连锁经营作为一种现代的企业组织形态和经营制度,已被各行各业广泛采用。连锁经营,能够对供应商、渠道、产业链、人才培养交流以及综合应用等方面进行统一管理,从而降低营运成本、提高综合竞争力。影视城如连续续盈利并积累丰富的运作经验,将给连锁化经营以物质支持和智力支持,而连锁化将打造使其迅速成为中国影视旅游巨头,让其他同行更难比拟,其整体实力将超过市场跟随者甚远。

4、移动模式

影视城的建设与所在区域的文化背景、地理条件相关性较小,因此,部分固定建筑较少的影视城可采用类似于“环球嘉年华”的巡回移动模式。将主题演出、电影主题游乐、深度影视体验等活动以巡回移动模式呈现给不同地域的游客。

阅读全文

下一篇

旅游节庆开发模式研究

绿维动态
本文标签:

中国旅游规划甲级资质单位-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New Dimension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 Ltd.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