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城市,美好展演――2010上海世界博览会考察感想浅谈

2010-10-28 来源:绿维创景

      

两天的世博之行,获得了颇多感受。对组织管理方式、中国游客之多的感慨,对世博会的商业模式、经济价值等运作方式的思考,暂且不提。单是世博主题的表现,新型展示手法,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展望,就有很多拓宽视野,意犹未尽之处。

第一,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围绕这个主题,各个国家、地区场馆的建筑造型和外立面运用了表现经典的元素符号,和谐生活、和谐城市,体现为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经济的和谐发展,科技时代的和谐生活,以及城市和乡村的和谐互动。不同国家、城市纷纷打出“我的城市是你的城市”、“充满活力的城市”、“为城市的明天储蓄智慧”等标语,对城市进行推介,在这一方面,确实达到了博览会的初衷。

第二,展示手法与高新技术的融会贯通。

一直以来,中国的博物馆旅游处于逐渐边缘化的趋势。多数博物馆只是针对小部分受众,市场不能扩展。究其原因,一个重要方面是展示内容陈旧乏味,手法陈旧。通常所说的“声光电”方法的运用,实际吸引力不足,不能让人看了心动。世博会中的一些声光电、实景、展台、展示方法等,体现了互动参与的效果,继而形成震撼影响。其中的一些展示手法,在项目中结合运用,可以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实景化场景展示

引入故事、主题进行串联的手法,结合项目打造的启发就是:在诸如导引景观大道、游客接待中心之类具有综合集散和引导功能的场景设计中,通过营造实现情景化、体验性、参与性极强的景观空间,形成更具形象展示功能和故事串联的综合介绍。

例如,在中国馆的“寻觅之旅”中,观众可以乘坐轨道车在里面进行游览。纸森林、石桥、斗拱、园林都是有中国建筑特色的展项,对话古今来了解中国几千年城市营建的轨迹,解读中华智慧传承的底蕴。 

新技术的应用

四维向五维,甚至六维的跨越。当目前国内大多数景区还停留在4D电影的观看时,五维、六维屏幕技术已经悄然兴起,预示了未来影视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例如国家电网馆中的“魔盒”,参观者进入“魔盒”后,将站立在3.22米高的玻璃廊桥上,享受一场沉浸式的720度空间多媒体视听盛宴,感受“六面影像,悬浮体验”震撼的视听效果。

全景舞台的情景化设置

非洲联合馆的每个场馆空间较小,但环境场景氛围的营造与展示内容相契合,实现了情景化效果。

 

再如,西班牙馆中,将整个舞台背景延伸到观众席中,浑然一体。特别是随着灯光效果的加入,将观众的视线进行引导。

第三,未来城市生活的展望,信息的交流与沟通将是发展趋势。

无论是未来馆中天上、地下、海中之城的构想,还是古今人物、世界各地友人之间的可视、无障碍对话,都表达了一个预想――信息的沟通与交流。“未来的社会,未来的城市是多维的,人和建筑会和植物一样要自由地伸展,自由成长和自由地交往”(潘石屹)。

银河SOHO

阅读全文

下一篇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上海世博会

绿维动态
本文标签:

中国旅游规划甲级资质单位-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New Dimension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 Ltd.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