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8-17 来源:绿维创景
一、体验经济与我国大遗址旅游开发的缺陷
随着体验经济不断地发展,人们对旅游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更高的要求。旅游者已不仅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初级旅游体验,而希望通过视觉、味觉、触觉、听觉等全方位的参与或深度体验,充分理解旅游地的内涵和特色。而体验式旅游正是体验经济时代旅游消费的必然需求,它强调游客对文化的、生活的、历史的体验, 强调参与性与融入性。
大遗址作为文化旅游资源,凭借其独特的历史、艺术和审美价值,赢得了相当大的市场空间。以秦始皇兵马俑、华清池、明城墙、圆明园、殷墟等为代表的大遗址旅游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众多大遗址自身的资源特质,使得资源转化为产品、对大遗址资源的旅游体验等,都存在相当难度。
尤其,我国大遗址多为黄土遗址,不若欧洲国家的石质遗址为主,且黄土遗址遗存较少,风化现象也较严重、观赏性较差。在体验式消费盛行的时代,大遗址旅游产品的体验问题也更为突出,使得大遗址面临更为严峻的竞争环境。
二、解决之道:情境规划和体验设计
绿维创景认为,正是由于大遗址资源在旅游观赏和体验中的缺陷,在大遗址保护开发的规划与设计中,迫切需要通过创新体验模式,形成自身特色吸引力,真正满足游客观光与休闲的需求。即在大遗址保护前提下,通过情境规划和体验设计对大遗址进行合理开发,增强大遗址旅游的观赏性和可体验性,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娱乐、教育、逃避现实和审美的体验需求,满足观光与深度旅游诉求,最终达到提高大遗址市场竞争力的目的。本篇文章主要从情境规划的角度探讨大遗址旅游开发。
旅游情境规划就是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研究旅游者可能的体验方式,创新特色旅游体验,依据项目的主题和文化脉络,设计情景、讲故事,形成景区或旅游区的文化、主线和灵魂;让游客触景生情、带情看景,然后情景交融;从而使游客充分融入到旅游区设计的情境和文化中去,使旅游体验活动更加生动。
三、大遗址旅游开发情境规划五法
1、基于“原真性”,提炼主题,构造情境主线
好的主题是迈向体验之路的第一步,大遗址不同于一般的游乐场所,不可能脱离其历史价值而进行开发,否则就脱离了大遗址保护和体验的主旨。
一个基于历史的好主题,是对大遗址历史文化的深入挖掘,也是从旅游角度对资源、特色、空间的综合分析,由此构造的情境规划主线,能够使游客在大遗址受到深刻的历史熏陶和获得独特文化情境的难忘体验。
绿维创景在中国春秋淹城旅游项目规划设计中,根据淹城作为距今2500年历史的春秋古城遗址,是迄今为止我国唯一保存最完好的春秋古城,提出以春秋文化为纽带,再现春秋时代人文情境,提炼淹城独特的“回”字型结构和春秋文化背景,以“一回走千年,春秋看淹城”为主题,全方位演绎春秋时代灿烂的历史文化,打造中国春秋文化品牌。
2、创设体验情境,营造体验“气场”
大遗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积淀本身就是一个现成的场景。像长城、明城墙、兵马俑等遗址,由于其直观性不需任何加工和雕琢就可成为一个体验情境,游客可以直接获得审美的体验。但对大多数遗址而言,由于历史久远,地面建筑或者荡然无存,或已破败不堪。对于这类遗址,不仅需要历史学和考古学的研究,更要在还原历史的基础之上运用情境规划的手法,还原和提升历史的场景,勾勒主题文化,创新与大遗址文化脉络紧密相连的情境和氛围,从而满足游客的体验需求。
绿维创景在西安大明宫项目中,将丹凤门、宣政殿西侧内宫墙,含元殿、麟德殿等遗址,通过复原展示以及设置宫墙博物馆、遗址展示厅等方式还原大明宫鼎盛时期的历史场景,渲染大唐文化气氛,给即将进入大明宫遗址公园的游客以视觉、触觉全方位的冲击,形成遗址公园的第一印象区。
3、模拟历史情境,再现动态体验场景
从感受大遗址文化精髓与灵魂的角度,仅有静态的总体空间和情景是不够的,更需要依托情境主线,利用多类技术手段,模拟和创新可体验性的动态性的体验场景,在旅游体验中触摸大遗址的历史、文化以及审美等价值。
西安大明宫项目中,绿维创景采用了演绎和游客互动等手法对大明宫遗址进行展示。如运用高科技手段虚拟现实,将代表宫廷建筑艺术的主要宫殿呈现给游客,充分体现了大明宫的建制和规模;同时规划了“万国拜含元”的大唐盛典活动演艺,再现了朝拜仪式与宫廷乐舞表演得具象场景,用固定演员构搭出阵形的轮廓,游客随机参与,在《秦王破阵乐》的唐朝国歌中,完成朝拜的礼仪,将大明宫那种恢宏的宫殿气势展示出来。
4、勾勒独特情境,创新项目设计
一个对游客有吸引力的大遗址旅游区,在整体空间结构和历史场景的基础上,需要更多的体验性项目和标志性景观、构筑物的支撑,这些支撑或依托独特的实体资源,或存在于史料记载中。从增强可体验性的角度,这些支撑结构同样需要情境规划,需要围绕大遗址主线,形成体验情境和主题文化包装。
绿维创景在春秋淹城项目中规划设计的春秋文化主题乐园就是用春秋文化对体验区进行了主题包装,设置了春秋文化意境下的互动型游乐项目和场景。如其中的漂流项目运用“伍子胥过韶关”的典故进行包装,闯的关口则用6个成语故事――“一鸣惊人”、“走投无路”、“打草惊蛇”、“半部春秋”、“居安思危”、“一鼓作气”来设计,轨道穿梭其间的构筑物以春秋符号装饰,使其形成拥有独特的文化情境和体验特色。
5、创新旅游商品创意与销售情境,深化大遗址体验
在旅游体验中,作为对难以忘怀之体验的留恋或者向别人展示自己体验的需要,人们通常会购买一些旅游商品,对体验进行强化。大遗址因其身后的历史与文化积淀,以及大量的出土文物,使其在旅游商品创意和设计上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目前大多数遗址景区或博物馆,对旅游商品开发不够,缺乏个性和特色,更谈不上与创意产业结合和形成产业链,在体验经济条件下,将越来越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由于体验的“唯一性”,要求我们不仅要在旅游商品设计和生产商要凸显特色,也要创新购买体验情境、引导游客参与,确保游客购买体验的唯一性。
本文2009年8月17日在《中国旅游报》发表
中国旅游规划甲级资质单位-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New Dimension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 Ltd.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