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观光型景区的主题化游乐化升级(下)――游乐化改造

2009-09-03 来源:绿维创景

       “游乐化”升级打造手法

(接上期)  >> 阅读上期:《传统观光型景区主题化游乐化升级(上)――主题化整合》

五、“游乐化”升级策略

绿维创景认为旅游景区的游乐化设计是旅游景区系统升级、满足休闲结构增长要求的主要手段,是给景区主题添血加肉的过程。

游乐化打造是指在对旅游景区或游览地确定其核心主题元素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游乐性、参与体验性和互动性项目,对景区主题进行进一步演绎,形成主题鲜明,集观光、游乐、参与、体验、互动于一体的休闲度假型主题旅游景区。

六、“游乐化”升级打造手法

绿维创景认为,实现景区游乐化升级的方式主要有:

1、功能性建筑游乐化

功能性建筑游乐化是将旅游区中的功能型消费景观建筑,融入游乐化的趣味,使得功能型建筑具备更强的吸引力。如绿维创景在某草原项目设计中的水晶大帐城堡酒店、“鼹鼠之家”等。

水晶大帐城堡酒店是绿维创景在某草原项目中,提出的一个创新的野奢酒店设计。以成吉思汗大帐为原型,使用透明的帐篷概念,形成水晶大帐的形态;另一方面,草原上的山丘,以生土建筑和石建筑为基础,可以形成一个城堡,一个非常具有历史感、具有乡土风情的建筑;把水晶大帐与城堡通过一个半地下通道连接起来,这就形成了一个既具有现代水晶通透环境,又拥有历史与乡土积淀的酒店模式。

“鼹鼠之家”设计从草原上的鼹鼠身上获得灵感,形成了全覆土的生态建筑,绿色、有情趣,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像鼹鼠的家一样,内部像一个迷宫,成为一个旅游吸引物。

2、交通方式游乐化

交通是游憩方式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交通方式的有效设计可以在满足旅游者移动的同时,形成独特的旅游体验。交通方式的游乐化,是指以项目作为本底,规划设计具备景区特色的、有一定趣味性和参与性的特色型交通方式,或者对常规型交通方式进行包装,使其成为一种可体验可盈利的特色游憩方式,为旅游者增添参与性和游乐性。

如绿维创景在大明宫遗址公园中设计的“黄盖出行”、“步辇体验”即为特色性交通产品,既符合大明宫特色,又具备相对的唯一性和趣味性,成为特色消费的交通产品。黄盖出行主要是以皇家出行的恢弘气派为核心吸引力,为游客提供体验唐代皇家出行礼仪的产品,限量推出,形成市场稀缺性。此外,为了为游客能够直观感受大明宫的恢弘规模与形制,从空中俯瞰大明宫的轮廓,感受历史的沧桑,还设计了巨型载人氦气球等特色交通方式。

3、文体活动盛宴

深度挖掘景区文化内涵,将自然山水与景区的主题文化紧密相连,以特定山水为主题策划各种旅游节庆活动,如瀑布节、漂流节、登山节、森林节、温泉节等,同时增加参与性娱乐项目,如漂流、溯溪、攀岩、山水主题实景演艺以及特技表演等,增强自然景观的游乐性,从而为游客呈现一场文体活动的盛宴。

如贵州黄果树瀑布通过成功举办黄果树瀑布节,“西部传统民歌歌王演唱会”、“黄果树之秋”交响音乐会、“国际瀑布与旅游文化”研讨会等多项系列活动,使黄果树知名度、美誉度不断得到提升,瀑布节成为中国知名的品牌节庆活动。

《印象・刘三姐》作为山水实景演艺之代表,不仅是旅游文化艺术表演项目和旅游产品,更是对自然观光景区的创新之经典,,成功注释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创造出天人合一的境界,更加体现了城市魅力和品牌特色,已被称为阳朔旅游发展的代名词,成为桂林旅游新的吸引核。

张家界举行的惊险刺激的飞机穿越天门洞特技表演活动,“极限营销”的旅游创意,引爆了天门山旅游市场。

       “游乐化”升级打造手法

 

4、文化展现游乐化

对于人文景区和自然景区中的人文要素,应突破其传统的游览方式,实现其展现方式的游乐化,增强展现力和娱乐性。

(1)风情环境再现

风情环境再现是通过营造一种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再现文化风情,使旅游者在参与中进行自己的、惟一的、从而值得回忆的感受,达到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效果。 

绿维创景在常州春秋淹城旅游区项目策划中,设计的一系列春秋文化体验产品就是对春秋文化环境的再现,如以春秋时期的中华版图作为淹城文化广场的铺面,用“动感立体街画”的手法,标出主要诸侯国、城池,以及著名的战争发生地(周郑�葛之战、宋楚泓水之战、晋楚城濮之战、秦晋崤之战、吴楚柏举之战等);依托春秋广场举办各种活动,如阵形表演的孙武练兵项目设计中,孙武表演者站在城楼上挥舞令旗,组织旅游区女性工作人员饰演宫女,在广场上表演鹤翼、鱼鳞、锋矢、冲轭、长蛇、车悬等著名的古代阵法。

(2)人物故事再现

每种文化都是一部跌宕起伏又丰富多彩的画卷,而有关她的历史、传说、故事都是项目策划创新的主要源泉。通过实景演绎和活动策划,可以使游客在愉快的体验活动中认识文化的历史、文化以及审美等价值。

如绿维创景在《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经营策划》项目中策划的“万国拜含元”大型庆典活动,以阵容空前庞大的朝拜仪式和宫廷乐舞表演为核心,用固定演员构搭出阵形的轮廓,游客随机参与,没有地域、没有国度,在《秦王破阵乐》的唐朝国歌中,完成朝拜的礼仪。大型沙盘情景剧《梦回大明宫》,展现大明宫繁荣兴衰的史话故事,全剧策划演出四幕。再如绿维创景在中国春秋淹城旅游区项目中,设置的“竹简步道”、“环幕浮雕”、“春秋文化长廊”、“百家争鸣”、“圣贤广场”、“春秋文化演艺”、“墨攻”、“伍子胥过韶关”等一系列春秋文化体验项目,将春秋时代的历史文化故事与人物,结合游憩方式的创新设计,给游客呈上了一份春秋历史体验的文化盛宴。

(3)虚拟时空再现

摒弃传统的陈列式展示形式,利用现代科技,建立虚拟体验系统,增加互动性、娱乐性和动感化体验项目。体验者通过操纵杆可以以多种方式自由的漫游在虚拟的当时的历史场景中,是一种深度体验。参观者化身为虚拟的人物形象在虚拟场景中活动,可以随心所欲地徜徉在历史时空中,和与他们擦肩而过的历史人物进行谈话,握手甚至拥抱。还可以根据体验者扮演的角色,设定一定的故事情节,让体验者切身感受回到了穿越时空的乐趣。

在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项目中,绿维创景设计了遗址的虚拟体验系统,将大明宫的含元殿、麟德殿、宣政殿、延英殿、紫宸殿五大主要宫殿的建筑规模和形制、故事,设计出3D动画基础,结合立体显示器或CAVE沉浸式投影系统、操纵杆、触觉、头盔显示器、立体投影设备或者虚拟行走系统(Cyber walk或Virtusphere),虚拟体验“含元外朝”、“宣政常朝”、“紫宸内朝”、“延英问政”、“麟德御宴”五大场景,游客通过操纵杆可以以多种方式(步行、车行、飞行等),化身为虚拟的人物形象在虚拟场景中活动,是一种深度体验。

5、创新“体验记忆”商品

随着体验旅游时代的到来,相对于传统的纪念品,游客更希望买下的是“体验过程”的“记忆”作为纪念。因此,纪念品的开发不再是单纯的小商品售卖过程,而是饱含历史文化内涵的极具独特性的一种能够承载游客“体验过程”的东西。

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项目策划中,绿维创景设计了大明宫“COSPLAY真人秀”,通过梳理大明宫典故,设计参与式情景剧,游客既是参与者,又是观赏者和体验者。根据游客要求,可以购买扮演角色的服饰道具,或将体验过程拍摄成DVD作为旅游纪念品,可以自己保留或者赠送亲朋好友。还可以“过一把导演的瘾”、“过一把明星瘾”……这种形式的旅游纪念品,对游客来说比照片更具有价值和吸引了,对经营者来说,商业价值也是显而易见的。

综上所述,绿维创景认为主题游乐化打造在传统景区升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促进景区的二次消费,丰富景区盈利模式和盈利结构,形成主题统领下的“主题游乐收益+主题餐饮收益+主题住宿收益+主题购物收益+主题旅游演艺收益+交通收益+门票收益”等多元化收益模式,实现传统景区二次创业的成功。

>> 阅读上期

作者: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主题公园规划设计中心

本文于2009年9月7日在《中国旅游报》第4094期第7版发布

阅读全文

下一篇

传统观光型景区主题化游乐化升级(上)――主题化整合

绿维动态
本文标签:

中国旅游规划甲级资质单位-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New Dimension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 Ltd.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