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PPP项目新契机

2017-08-09 来源:绿维创景

农业、农村、农民,简称三农,是历届政府重视发展的课题。中国近9亿农村人口,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稳定,符合时代大背景和经济发展趋势。新的形势下,农业作为一产,要做大做强需要优势资本与先进管理方式介入,2017年5月31日,财政部、农业部联合下发中国首份农业领域PPP指导文件《关于深入推进农业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实施意见》,其中将农业田园综合体作为聚焦重点,同日,农业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落实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政策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创新融资模式,鼓励利用PPP模式、众筹模式、互联网+模式、发行私募债券等方式,引导社会各类资本投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绿维文旅认为此举必将为休闲农旅观光PPP项目带来新的机遇。

图片1.png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  PPP发展现状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又称PPP模式,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PPP模式在中国能够迅速推行源于两个原因:

1、政府公共债务压力巨大。这使得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的公共基础设施发展滞后,有些落后地区尤为明显。

2、急需引进先进管理运营能力。公共基础设施往往以公益性为主又有盈利性质,刚需性质的市政、热力、水务等项目,通过使用者付费部分能够比较好的收回投资并获得合理利润。有些即使公益性倾向明显的项目,也可通过良好运营发掘附加值实现收回部分或全部投资。

农业产业投资改造的特点适合PPP项目。农业作为一产,基础设施投入大,周期长,维护费用高。特别是规模化农业初期投资大,但使用期长,我国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一直不足,政府财政对农业基本建设的投资力度也有弱化的趋势。由于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普遍落后、老化陈旧,很难对农业生产提供持续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农业生产能力很难有大的提高。

二、  农业PPP项目发展新契机——田园综合体

随着发改委、农业部发布《关于推进农业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意味着国家首份农业领域PPP指导文件正式出台。此外,《中央1号文件》、农业部、国土资源部等部委《关于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政策的发布,让更多的投资目光转向农业领域。可以预见,未来3-5年,农业领域将会是投资领域的重点,而农业PPP也将大有可为。

农业+旅游,即农旅项目。众所周知,习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农业是绿色产业,又是重要的食物产出来源。推进全民体验型农业项目-休闲田园综合体,可以有效扩展农业产业链,放大产业价值。

2017年5月31日,财政部、农业部联合下发《关于深入推进农业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实施意见》,其中对农业田园综合体作为聚焦重点。何为田园综合体?2017年2月5日,“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亮点措施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原文如下: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

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综合发展模式,是在城乡一体格局下,顺应农村供给侧结构改革、新型产业发展,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中国乡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一种可持续性模式。

田园综合体是指综合化发展产业和跨越化利用农村资产,是当前乡村发展代表创新突破的思维模式。

绿维文旅认为,田园综合体如其他规模农业项目一样,投入大,周期长。如何适用PPP方式操作?

田园综合体如度假村,文化园,森林公园一样侧重个性化与经营性,一般属于优质资源,其中包括少量基础设施建设、主流是商业项目建设运营。田园综合体项目应以企业为主导,作出特色形成吸引力。

田园综合体项目以其个性化吸引游客、突出使用者付费来补偿建设和运营成本并获得额外收益,经营比较稳定,很少触发政府补贴,深受社会资本青睐,是PPP项目领域的优质资源。交易结构如下:

图片2.png

三、  未来PPP在休闲农旅及其他农业PPP项目中应用

1、初级模式

参与方为政府与社会资本,形如BT、BOT、BOOT、BOO等形式,社会资本参与农田水利建设,或从事休闲旅游项目开发,或进行耕田土壤修复以公私合营等形式达到双赢目的。

2、中级模式

图片3.png

在农田土地确权、土地长期自由流转的基础上,农户以土地入股,社会资本进行一揽子的土地修复、生产经营、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进行补贴,实现规模化经营。参与者及流程如下。

3、高级模式

图片4.png

高级模式类似联合体模式,参与者众多,农户以土地入股或提供劳动力,社会资本以资本入股,政府提供补贴,另外的参与者还有农产品经销商、银行、基金证券等。农产品经销商预先提供定单、银行提供贷款,并将未来土地的收益进行资产证券化,实现社会资本的退出,即社会资本、农产品经销商、基金证券联合参与。模式成功的核心在于土地确权与土地集中经营。

到2020年,农业产业多样化规模将进一步扩大,社会资本将加快“进军”农业,虽然有的规模不大,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PPP模式,但是已经有了运营雏形,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选择以市场为导向、专业化分工、标准化生产、社会化协作的经营策略投入农业,将农旅观光、基地开发、产品加工、市场拓展有机融合。随着政策改革的深入,农旅观光类PPP项目将被进一步开发,未来3-5年,农业+旅游将会一直是“香饽饽”。

阅读全文

下一篇

乡村度假七大掘金要点

绿维动态
本文标签:休闲农业

中国旅游规划甲级资质单位-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New Dimension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 Ltd.版权所有